七間殿上,一聽大哥要去朝歌接父王回家,上大夫散宜生當即反對道:“臣啟公子:主公臨別之言,‘七年之厄已滿,災完難足,自然歸國。’不得造次,有違主公臨別之言。如公子於心不安,可差一士卒前去問安,亦不失為子之道。何必自馳鞍馬,身臨險地哉。”
大哥嘆曰:“七年,你且算算如今是第幾個年頭了?父王有難,七載禁於異鄉,舉目無親。為人子者,於心何忍?所謂立國立家,徒為虛設,要我等九十九子何用!我自帶三寶,往朝歌進貢,以贖父罪。”
“爾等不得有異議,且散了吧。”大哥不再理會眾大人,只回後宮與祖母以及母後交代事情。
作為家中次子,大哥不在,家中事務大哥自然交託給孤,大哥臨行前還囑咐孤說:“二弟好生照顧家裡,亦不可改西岐規矩,我此去朝歌,多則三月,少則二月,即便回程”
“大哥慢走。”孤在十裡長亭送別大哥,直至看不見他的背影才離去。大哥這條家鄉的路你可要慢慢走,因為它是一條黃泉路。
之後事情的發展倒是沒出乎孤的意料:大哥到了西岐不去拜會費尤二人,而是徑直去了比幹府,求比幹將其引薦給紂王,比幹見大哥一片孝心也不好拒絕大哥,次日便將大哥帶到紂王面前。
“姬伯邑考叩見陛下。犯臣姬昌罪犯忤君,赦宥免死,暫居羑裡。臣等舉室感陛下天高海闊之洪恩,仰地厚山高之大德。今臣等不揣愚陋,昧死上陳,請代父罪。倘荷仁慈,賜以再生,得赦歸國,使臣母子等骨肉重完;臣等萬載瞻仰陛下好生之德出於意外也。”
適時狐貍大姐正在紂王身側,見得大哥豐姿都雅,目秀眉清,唇紅齒白,言語溫柔,面如滿月,一表非俗,其風嫋嫋情動人。竟然對大哥一見鐘情,實令孤哭笑不得。
孤一早就告誡過狐貍大姐,不要喜歡上大哥,那樣她會碰壁的,直接給大哥安一個意圖弒君的罪名殺了就是了,反正孤都已經準備好了。可狐貍大姐偏偏就不聽,最後還不是因愛生恨,害大哥死的悽慘。
許是狐貍大姐聽孤說過,大哥琴藝高超,不問西岐三寶,只先叫大哥撫琴一曲,以辨傳聞真假。本來大哥因為父王蒙難,說什麼也不去彈琴的,但是紂王發話,他也不能抗旨,畢竟大哥還指望著紂王放了父王呢。
“此曲祗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真不負愛妃所,邑考此曲可稱盡善盡美。”紂王如此評價大哥。要說紂王治國那是昏庸非常,可要說這享樂聽曲那可是行家裡手,大哥能得紂王如此誇贊,想那一曲該是何等美妙。可惜孤無緣聞聽。
為了能拿下大哥,狐貍大姐想出一個主意——拜大哥為師,學習琴藝,如此朝夕相處,再憑藉著媚術,必能收了大哥。到時候狐貍大姐將大哥幽禁在宮中日日享用,孤則安安心心的在西岐繼承王位。兩全其美。
“伯邑考為父贖罪實是仁孝,陛下當赦西伯父子歸國。但邑考琴為天下絕調,今赦之歸國,朝歌竟然絕響,深為可惜。妾有一法,可全二事。”
“愛妃快快道來。”
“陛下可留邑考在此傳妾琴技,俟妾學精熟,早晚侍陛下左右,以助皇上清暇之樂。一則西伯感陛下赦宥之恩;二則朝歌不致絕瑤琴之樂,庶幾可以兩全。”
“妙哉,妙哉。”紂王大呼狐貍大姐聰明,卻不知若非大哥乃是正人君子,他就戴了一頂大大的綠帽子,而且還是他自己親手戴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