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之後,許紹聯合李靖、徐世勣等宣稱遵照先皇遺詔,擁立遠在晉陽的齊王李元吉為新君,川蜀一帶本是許紹舊部,見許紹表明立場,自然附和,至於洛陽,羅士信本就不願效力李世民,見此情形也與李靖、徐世勣一樣表明了態度。
竇誕殺了張公瑾,拿著兵符控制了長安城外十萬大軍,三娘與柴紹的十五萬大軍,只抽調了五千精兵去晉陽,剩下的大軍則仍在長安城外與禁軍對峙,而禁軍的兵權,卻被我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此一來,即便朝中有支援李世民的勢力想要做什麼,也無力迴天了。
朝會上自然有人提出此事,大多數人混跡官場都只想明哲保身,至於李世民的心腹,其實早已焦頭爛額。
朝會之後,我在兩儀殿中,單獨召見了溫大雅。
溫大雅與他的弟弟溫彥博一樣,都曾在老爹在位時是老爹的心腹,如今溫彥博被貶,溫大雅卻仍幹著禮部尚書的差事,比起原來卻是好過的多了。
溫大雅只當我找他是為了商量如何應付眼下的局面,殿中只剩下我們二人時,溫大雅便道:“陛下,如今內憂外困,陛下何不召蕭將軍回朝執掌禁軍……”
我不待他把話說完,便道:“溫尚書,朕有一件事想要請教。”
溫大雅拱手道:“微臣不敢。”
我道:“昔年父皇執掌朝政之時,溫尚書官居何職?”
溫大雅面露疑惑之色,想了想才道:“承蒙先皇垂愛,微臣當時忝居太子中書舍人之職。”
我笑道:“哦?似乎如此,當時你官居東宮之時,可曾想過有一日這天下會是朕的?”
溫大雅拱手道:“陛下英明神武,當年微臣雖在東宮,卻深信陛下資質,日後必當有所作為。”
我道:“那太子失勢之後,你再事奉父皇,大概也並非忠心了?”
溫大雅越聽,臉上疑惑的神情越重,等我說完,他直愣愣地看著我,彷彿根本沒有聽清楚我究竟說了什麼。
我接著道:“朕當年被逐出長安之後,你留在長安,表面上對父皇忠心,實際上卻暗中與杜如晦往來,傳遞京中訊息,對麼?”
溫大雅見情勢有些不對,跪倒在地道:“微臣對陛下一片忠心,自然竭力相助陛下。”
我道:“哦?溫尚書,朕該如何相信你?”說著轉回御案,抽出一封書信扔到他面前,“溫尚書不妨自己看看,你當年能夠背棄父皇,恐怕有一日也會背棄朕吧!”
溫大雅連連搖頭,將信拆開看時,嚇得愣在當場,拱手道:“臣……臣絕不會如此行事!”
我道:“當年朕籠絡於你之前,你想必也對父皇說過類似的話,可結果呢?你既然可以為了名利選擇了朕,如今朕處在如此境地,大不如前,朕焉知溫尚書不會背棄朕另擇他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