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未了,秦家又使了媒人去榮國府,說秦維與莫靜之有了肌膚之親,願讓秦維娶她為嫡妻。
莫靜之原被陛下賜婚於王灼,被這麼一鬧,二人的親事不上不下地懸著。
王牧入宮,說一切都聽從陛下做主。
晉德帝反倒是為難。
莫太後聽說此事,使女官將莫靜之接到太後宮中靜養,說是要與她作伴。
德淑道:“莫靜之入宮後,大病一場,哭著求太後,說她心悅之人是王灼,央求太後不讓要她和王三郎解除婚約。”
袁東珠氣憤道:“推莫靜之的女郎也查出來了,這二女愛慕王三郎已久,嫉妒莫靜之要嫁給王三郎,合計將她推下去。她們想著,若是莫靜之死了,王三郎許會娶她們。”
說到底,莫靜之是為了王三郎再招來這無妄之災。
七皇子從水裡救她,一路游上岸,抱了、拉了,雖然南晉沒有後世規矩多,男女亦可同桌共飲,可這種有了肌膚之親的事,依舊會被人說嘴。
而更糟的是,秦維壓了她的肚腹、胸口,更被視為有肌膚之親,雖事急從權,少不得要被人議論。
莫靜之自小在莫老夫人身邊長大,受的都是最正規的名門淑女教養,因一連番的事,讓她的婚事受阻,聲名受損,也難怪她會生一場大病。
德淑道:“太後原要解除她與王三郎的婚約,可她心繫王三郎,原就病著,太後怕她一時想不開,加重病情,就只得暫時作罷。
父皇贊同七皇子迎娶莫靜之,自那事之後,七皇兄可沒少去太後宮,有時開解莫靜之,有時候哄太後歡心。
我瞧著這樣子,太後心裡也認可了七皇兄。”
陛下認可,太後又贊同,這樁婚事許不會再出偏差。
陳蘅努力地回憶前世,莫靜之前世並未來都城,也沒有賜婚王灼的事。
因為她的江南一行,改變了太多人的命運。
七皇子今年虛歲十七,陳蘅依稀記得他是五月的生辰,與陳蘅同歲。對於這位皇子,陳蘅的記憶不多,只知道他性子隨和,無不良嗜好,也沒有什麼不利的傳言。
前世的七皇子,在今年冬天病亡。
據說是暴病而亡,生的到底是什麼病,宮中也未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