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他要放棄城池,留一座空城給日本鬼子。
鑑於上次的教訓,唐明友多次召集士民開會,提出空城計劃。他打算若日寇來攻,機關學校,全城百姓統統撤出縣城,任何物資都堅壁起來,不留給日本鬼子!
有了上次血的教訓,城中居民的工作好做多了。大家都在積極準備,一旦日寇來犯,能夠立馬就走。
春華醫院是傢俬立醫院,是由美國人創辦的。但自從戰爭開始後,這個美國人就委託中國人來管理這座醫院了。至於她本人,再也沒在壽縣出現過。
唐明友很重視這家醫院的去向,多次詢問它的去處。
此時醫院的院長為山東人楊濟寧。他畢業於齊魯大學。
楊濟寧院長是個懸壺濟世的好院長。上次日軍佔領醫院期間,他親眼目睹了日軍的德行。所以這一次他一定要把醫院遷出縣城。
見縣長親自來過問,他就說,我準備把醫院遷至安豐塘。
安豐塘離城六十華里,那裡交通便利,又離桂軍的防區不遠。唐明友支援楊院長的這個決定。
唐明友告訴楊濟寧:因為安豐塘太顯眼,日本人佔領縣城後,很有可能會覬覦安豐塘。所以他想從邱團調一個營去保護醫院。
楊濟寧一聽唐縣長如此說,大喜過望。
“唐縣長,太謝謝您了!有了您這樣的支援,我想這座醫院一定會安然無恙地渡過難關。”楊濟寧真誠地說。
“不,是我得謝謝您,楊院長。您為我們壽縣人作出的貢獻大家都有目共睹。”唐明友也真誠地說。
六月下旬,醫院就正式開始撤離。楊濟寧院長率主要骨幹,攜帶重要儀器到了安豐塘,只留下少量醫護人員在原址繼續工作。
進入七月,形勢更為嚴重。唐明友開始讓機關、學校先期撤往史家山和臥龍山。並開始組織城市居民撤出城去。
他對居民們說,你們有親可投親,有友可投友,沒有親友可投,就隨我撤往史家山或者臥龍山。能夠拿走的東西儘量拿走,實在拿不走的就地埋藏。
他強調:埋藏時要動點腦筋,儘量找隱蔽的地方,要讓日本人根本找不到!
那段時間,全城都動了起來了。
他還秘密召集陳布林、羅時豐、喬淮生等開會,部署一旦日軍佔領了縣城,想辦法堵死他們對水的獲得。他主張對所有的水井投毒。
這一提議引起了異議。除了陳布林贊成外,羅時豐和喬淮生都反對。
喬淮生說:“這樣做萬萬不行。一旦投放了毒藥,這口井就廢了。以後日軍走了,我們老百姓還用不用?”
羅時豐也說:“這樣做太缺德!先不要說日軍來不來,即或來了,看見沒水喝了,他就會更加瘋狂地報復我們。”
所以這個提議最後沒有被透過。
喜歡李三古堆請大家收藏:()李三古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