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尚書看著滿滿的一堆又一堆的馬鈴薯,“這些,都是這一畝多左右的地,種出來的糧食嗎?”
六部為戶部、吏部、禮部、刑部、工部、兵部;戶部主管民政部和財政部,但戶部尚書可不負責管理民生民政,負責管理收錢和撥款。
這不,已經有人去稱了,一個個都有人記錄,一邊稱,一邊臉上笑得開心。
記錄相加起來,康熙就在那兒看著,轉過頭問向了胤礽,“這事兒,保成做得好。”
“皇阿瑪,這些都是前往西洋之人帶回來的高産糧食,只是人言輕微,不能推廣出去,不過是恰巧被兒臣發現,如果皇阿瑪要嘉獎,不如嘉獎那些人吧。”
胤礽不需要這點兒小虛名,若是自己的名聲過於旺盛,超越了皇阿瑪在民間的名聲,恐怕皇阿瑪又要惦記什麼了。
沒法子,當人兒子,就得這樣。
胤礽時常能夠想起,皇阿瑪在自己幼時感染天花後,所有人都躲避不及,恨不得離毓慶宮越遠越好。
唯有皇阿瑪,陪伴在他左右,還為此將奏摺帶到了毓慶宮,不管烏庫媽媽怎麼勸說,都依然陪著他。
雖然說皇阿瑪感染過天花,並不怕再次被感染,但皇上貴重,再如何也怕萬一,皇阿瑪卻依然還是堅決陪著他,照顧他……
胤礽也不希望,自己未來跟皇阿瑪真的父子情盡。
“皇,皇上,這,這,總共……17石……”稱完之後,負責記錄斤數的小吏都驚呆了,跪在康熙面前回稟時,都忍不住結巴了起來,完全不敢相信。
若不是自己又重算了一次,都不敢將這數到皇上面前說。
一石等於一百八十斤,這兒可千多斤。
康熙整個人都震驚了,“什麼?17石??”
雖然有點預感,看著是挺重,就怕不夠實心,反正……在他看來,能有5石=900斤左右,已經是上天眷顧了。
17石?
“真的?”戶部尚書第一時間沖上來,好奇的看著小吏手上的記錄本,不敢搶過來,只能眼巴巴的看向康熙,皇上,臣也想看。
肯定是這位小吏計算錯了吧?
幾位尚書也不是不懂俗務之人,自己名下就有不少良田,怎麼可能不關心?
“皇阿瑪,這個馬鈴薯,雖然說産量大,但有一個重要的缺點,不能存放太久,如果發芽了,就會有毒,吃死人。”胤礽在旁邊潑著冷水,這時候不說,等到以後出事兒了,就成了壞事兒了。
聽著太子這潑冷水的話,康熙跟幾位戶部尚書沉默了幾秒,“但,只要不發芽,就沒事兒了吧?”
“是的,存放好的話,大抵最多存放兩個月,就得吃完,不過生長週期兩個月到個月之間……”胤礽說得頭頭是道,可見胤礽也是做足了功夫。
“對了,皇阿瑪,那邊還有番薯,還沒開始挖呢。”胤礽帶著康熙走向了另外一邊兒的田地上。
這一次,康熙並沒有下地一起挖番薯了,還在激動剛才那17石的馬鈴薯産量,激動到爆炸。
如果不是多年的皇帝養氣功夫,喜怒不言於色,都要激動的手舞足蹈了起來。
而紅薯也是一個個的個頭特大,一條苗下,也不止一根番薯。
“皇阿瑪,您知道嗎?這番薯的葉子和根莖,都是能吃的,渾身都是寶。”胤礽出聲提醒,能當主食,又能當菜,能不是寶嗎?
“嗯,不錯。”康熙點頭,確實不錯,就是不知産量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