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想的同時,在乾清宮裡面對康熙的時候,也是這麼說了出來。
聽著胤礽這話之後的康熙滿是欣慰,胤礽去搜集所謂的高産量農作物的事情,康熙也是知道的,還籌辦了什麼研究什麼水稻,他不懂,但也沒阻止。
糧食的重要性,任何一個農耕社會的帝皇都知道。
別說是帝皇,就是百姓官員們都明白,所以,在胤礽要找什麼擅長耕田的老農時,康熙還幫忙找了,還要那種會寫字的那種,要記錄什麼什麼……實驗來著,反正就是很麻煩。
康熙任由胤礽折騰,在背地裡做一個默默無聞的無名英雄·老父親。
聽著胤礽在收成的這會兒,還能夠特地前來找自己一同前往,恨不得將這個喜訊第一時間跟自己這個老父親說,康熙怎麼可能不高興?
都說天家無父子,簡直胡說八道,他跟保成之間的感情,肯定比前朝朱元璋與其太子朱標的好。
“好,好,一起去。”康熙要出門,那自然不可能像胤礽那般僅是帶幾個人,最起碼在暗地裡還有不少人暗中保護著。
兩人出發時,因為懷著激動與緊張的期待情緒,康熙也沒有去找其他皇阿哥一同前往。
索額圖在看到皇上也來時,滿是激動的上前請安,這一次,皇上定然會嘉獎自己,說不得,自己就可以重返朝堂了。
聽著索額圖這個心聲的胤礽想了一下,是不是還有其他的事情需要叔公去做?重返朝堂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叔公你還是將心思放在自己兩個兒子身上吧。
“嗯。”康熙對於索額圖的激動沒有半點兒的放在心上,更多的是放到了即將要看到的糧食身上,一塊塊的農田,自然也有農戶幫忙種植。
因為此時的糧食作物還沒有被宣傳出去,並不需要重兵把守著,只是這會兒人倒是不少,畢竟一會兒糧食還得有人挖出來。
如土豆、番薯一類種在地裡,他們這些沒幹過農活的人,自然容易將糧食給弄壞,還請了不少農戶過來幫忙。
還有人帶了稱過來,也不知道能種多少,像皇上跟太子兩人這麼期待的站在田邊,或許……有四石?
再多的,他們就不敢想象了。
就好像現代社會,有人跟你說你的水稻今年畝産能到五萬斤,這不是屁話嗎?想瘋了吧?
從土豆這塊田開始,農戶一個個的用鋤頭挖,一鋤頭下去,然後……一條土豆苗上面一串的土豆被挖了上來。
看著這麼大塊頭的土豆,還這麼多個,康熙立馬出聲,“別用鋤頭,用手挖,用手挖……”
這,這……“去,去叫戶部尚書……六部尚書都叫過來。”
一根苗能佔據多少位置?關鍵是這麼多,最起碼有六七個,上面那一顆顆的枯了苗的位置間隔不大,這麼說來,這一畝地……
立即就起身,過去,用手挖,可不能夠破壞了這麼大塊頭的糧食。
“皇阿瑪,有小鋤頭呢……”特地打造的,怎麼能夠這麼沒有……點兒皇上的格調呢?
被叫來的六部尚書還有些懵,這是什麼時候?為什麼要去莊子?
若不是經常在乾清宮看見的小太監,還以為是在撒謊呢。
等他們到來時,這一塊田上,堆滿了土豆,農戶們都傻眼了,雖然他們幫忙種植,但不知裡面産量。
馬鈴薯本種植在高寒地區,如內蒙,河北、山西、陝西北部普及,於18世紀中期才在京津地區廣泛種植。源於搜狗資料)
也就是說,大抵在乾隆年間才被廣泛普及,一開始並未成為主糧區,專供於宮廷的外藩食物。
上層的人並沒有關注到這個農作物的産量,除非是真的出了什麼意外,比如吃死了人,才會讓人關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