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北朝求生實錄> 第1284章 漸漸靠近的腳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84章 漸漸靠近的腳步 (2 / 4)

可以說北齊最能打仗,最會打仗軍隊和將領,都聚集在此地。高伯逸究竟想做什麼,已經不需要隱瞞,齊國上層訊息稍微靈通點的,都明白這位大都督想幹嘛。

破玉璧,入關中,滅周國!

開創一片基業,甚至是偉業!名垂青史,結束亂世,天下一統!

本來有些蠢蠢欲動的河北世家,在得知高伯逸的動作後,悄悄的消停了下來。任憑對方稅制改革,任憑王琳在兩淮平定民亂,他們也不鬧騰了。

不是這些人學乖了,而是他們看到了更好的機會!千載難逢能擴大勢力範圍的機會!

“盧老爺子,玉璧城,大致上也就這模樣,您看,今年初冬,可以出兵麼?”

高伯逸不動聲色的問道。

他期待肯定的回答,但他也知道,盧叔武極大機率不會認為今年合適攻打周國。高伯逸看過盧叔武寫的《平西策》,如果上面的觀點就是盧叔武的觀點的話。

那麼,不要說今年攻周,哪怕是明年,也未必能得到盧叔武的認同。

盧叔武就是認為,齊國國力雄厚,沒有必要跟周國人打“胡人戰爭”。所謂的胡人戰爭,就是雙方各出野戰軍,打運動戰。

他認為這是以己之短,攻敵所長,實在是要不得。

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河東屯田,穩紮穩打,把營寨修到離玉璧城只有五里地的地方,然後,堵著周軍的斥候,慢慢絞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然,屯田跟野戰,在一定程度上說,是互相矛盾的。屯田,需要大量的營寨,大軍如同馬放南山。長此以往,守城有餘,進攻不足。

但是,這種方法,可以為大軍就近提供足夠的軍糧,而且極大的縮短了運輸線。

所以說每一種打法都有利弊,不是一兩句話能概括的,要不然,怎麼同樣的兵法書,有人看著看著成了韓信一樣的人物,有的人卻又是隻會紙上談兵呢?

“今年初冬若是出兵,短期攻下玉璧還好,若是攻不下,周軍必定從蒲坂反擊斷都督後路。老朽覺得,還是稍微緩一緩為好。”

高伯逸早已經不是當年什麼都不是小跟班,他現在已經是北齊最為實權的人物,甚至可以算是沒有穿龍袍的皇帝。

很多話,不能說得太直接了。盧叔武雖然出身范陽盧氏,為人卻是低調得很,而且對人情世故頗有心得。

他怎麼會在這件事上懟高伯逸呢,那不可能的。

“明月,晉陽邊軍如何?”

斛律光手裡的邊軍,也就是五軍都督府旗下的軍隊,現在被整編為外圍的禁軍,兵員輪換很快,戰鬥力嘛,用一言難盡來形容,比較貼切。

能打仗,但是打不了硬仗,更是沒辦法在生死之戰中擔當主力。軍隊嘛,都是用錢堆出來的,這些人屬於“半脫產”的軍隊。

他們服役的地方在晉陽,家小都在鄴城跟河北,定期輪換。從給多少錢做多少事的角度看,這些人的價效比已經很高了。

“滅周的關鍵,在於河東,而河東幾乎在我們手裡,唯獨玉璧城卡在脖子上,非常難受。這顆釘子,一定要拔。

然而到底怎麼拔,卻得好好思量一番。末將認為,只此一處滅周,恐怕有點難度。”

斛律光看著霜打茄子一樣退下來的神策軍士卒,若有所思的說道。事實上,高歡強攻玉璧那一戰,他就在軍中,就在老爹斛律金身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