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春耕開始,已經完全脫產,由單純“職業軍人”組成的神策軍,每一部,都會參加磁縣那邊的“輪訓”!
也就是,每次拉幾千人部隊到磁縣,參加攻取“模擬玉璧城”的演練,或者叫“對抗訓練”,將訓練的成果納入全年考核,直接與各部官兵的晉升和糧餉相關。
如今,那個“模擬城池”,被神策軍上下稱為“魔鬼城”!只要去了那裡,就算不會有生命危險,起碼也要累得脫層皮。
並且,“玉璧城”的二期工程也在緊張的建設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把玉璧城“兩城一關”的地形地勢模擬出來。
當然這個二期工程,跟現在的“模擬玉璧城”,並不在同一地點,甚至相隔很遠。竣工以後,所訓練的內容,也不是怎麼去攻城,而是神策軍各部在攻城中應該要如何協調。
打仗的時候,需要什麼樣傳遞訊息的模式,進攻中如何互相配合跟掩護,在戰場吵雜的情況下,如何正常且正確的傳遞訊息,還需要怎樣的裝備。
這些事情,如果不實地操作一下,恐怕很難面面俱到的想明白。
高伯逸想得很清楚,玉璧城不是很厲害麼,那我就把城池“切成”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對每個個體進行分析。
地形起什麼作用,城牆起什麼作用,守軍的應對有多少加成。就跟考試之前做模擬試題,進行針對性訓練一樣。
天下武功,無有不破,唯快不破。玉璧城最大的劣勢,就是它坐落在汾河岸邊,根本無法移動!
再怎麼厲害,也不過是個死物而已。
既然是個死東西,那麼,它就總有被研究清楚的一天。
其實,歷史上古人為了對付玉璧城,也不是沒有想辦法,最後還是讓他們成功了。最好的辦法,其實也是很簡單的,只是現在的高伯逸等不起而已。
玉璧城此時很牛逼,那是因為它坐落於高原的缺口,並且毗鄰汾河,方便周軍水路補給和增援。哪怕敵軍一時挖掘河道,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暫時的,因為自然環境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一定的自然慣性。
比如說地球自轉,陽光照射,山川地形等等。
而要讓玉璧城成為廢棄的要塞,要做的事情也很簡單,那便是不斷的挖掘汾河河道,日復一日的挖,年復一年的挖。
這樣日積月累,就能極大改變汾河的走向,使其繞過玉璧。
事實上,唐代以後,汾河就不往玉璧城邊走了。失去水源的支援,再加上地形複雜,無法陸上運送糧草,因此這座要塞就自然而然的廢棄了。
高伯逸會花十年時間,破壞汾水沿岸的生態,就為了廢掉一個玉璧城麼?
且不說他會不會這麼做,等十年後,他會面臨新的問題。
李祖娥的兒子,也是他高某人的私生子高潛,要親政了!
到時候,這個秘密要不要跟他說?
就算說了,年輕氣盛下的高潛,心裡會怎麼想?到時候會不會父子相殘?
高伯逸不會把這個難題留給高潛,這兩年時間裡,他就會解決周國的問題,讓登基稱帝順理成章!這樣,失去權位的高潛,長大後也能習慣失去權力的日子,不會去想那些亂七八糟又不切實際的東西。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他根本就沒辦法去迴避。
磁縣的“模擬玉璧城”邊上,高伯逸推著坐輪椅的盧叔武,他身邊還有神策軍主將張彪,從晉陽回鄴城述職的斛律光和楊素等人。
就連高伯逸的義父宋子仙都在凝神觀看李達率領的本部人馬,扮做“周軍府兵”守城,將攻城的神策軍人馬打得稀里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