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北朝求生實錄> 第1306章 道不同,不相為謀(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06章 道不同,不相為謀(上) (1 / 4)

邊疆軍情緊急,戰報如同雪片一樣飄往長安,今天聽說齊軍主力在玉璧城外跟韋孝寬所率邊軍對峙,明天又聽聞齊國南部有異動,似乎有一支偏師正打算沿著漢江北上入關中。

也有人說在孟津渡打造戰船的王琳所部的動向,才是最應該要關注的。因為一旦蒲坂城被攻下,那麼堅如磐石的玉璧城,就如同失去了門軸的鐵門,會直接轟然倒塌。

各種訊息都有,似是而非,真真假假,其中不乏高伯逸派出的密諜故意散播的假訊息。

雖然長安城內只要是在官府裡當差的人都會私下裡討論,紛紛擾擾,令人真假難辨,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

之前大家都在喊齊國可能要入侵,狼要來了如何如何,實際上高伯逸也是按捺住衝動,硬是“蓄力”了一年。

如今“狼”真的來了,而且是來勢洶洶,多路齊頭並進,一個不小心,周國真的有亡國的危險!關於這點,已經是周國朝野共識。

高伯逸高都督,那可是響噹噹的人物。齊國要是沒他的話,不要說攻入周國了,就是能不能保住鄴城,都要兩說。

足以見得此人乃是齊國的擎天之柱,沒有之一。

這幾天,宇文邕連續召開朝會商議對策,結果也沒討論出個所以然來。

齊國這次來勢很兇,多路齊攻,誰也不敢打包票,說偏師不會變成主攻。宇文邕朝會上被諸大臣們吵得腦闊疼,只好關閉朝會,讓各路噴子寫奏摺上來,他再來看看誰說得比較有道理。

這天夜裡,長安皇宮的御書房裡,宇文邕呆坐在桌案前,雙目無神,不知道在想些什麼。至於案頭那厚厚一疊奏摺,則是連翻都沒有翻過。

這年頭,真理經常就在少數人那邊。別看桌案上的奏摺多,實際上,能找出來一兩個有用的,就已經很不錯了。

所謂決策,絕不是聽人多嘴雜的朝會上眾人說什麼,更不是誰嗓門大誰就說得有道理。

“去把楊堅找來。無論他在做什麼,讓他立刻來朕這裡。哦,對了,讓竇毅也一起吧。其他人就不用找了。”

宇文邕對貼身太監說道。

這次賀若弼跟著宇文憲一起去了蒲坂城,所以宇文邕想叫他也沒辦法。梁士彥被派往玉璧協助韋孝寬了,但他不在城內,而是帶著一支兵馬暫時駐紮在風陵渡。

進可以支援玉璧,退可以防守蒲坂,還能抵擋住王琳的偷襲,實在是最為要害。

至於朝中其他老將,宇文邕暫時不想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想法。誰知道這些人裡面,會不會出現幾個跟獨孤信“關係很鐵”的傢伙呢?

就算以前關係一般,現在周國這個情況,獨孤信寫封信來,說你如何如何,磨一下洋工,出工不出力的全程划水。

等齊軍入長安的時候,包你無事,甚至以後還能分一杯羹什麼的。

試問大家都是拖家帶口的,誰能抵擋這樣的誘惑?

只怕現在長安城內很多人想賣掉宇文邕,只是恨自己沒有門路而已。

宇文邕不是傻子,他現在完全不信任這些關中世家。就像是在長安大街小巷說評書《三國演義》裡魯肅說的那樣。

眾人皆可降曹,將來未嘗不可封侯拜將。但將軍降曹,要如何自處?

宇文邕不覺得自己投降還能有活路,這是明擺著的事情。

不一會,楊堅最先到,樣子看起來頗為狼狽,衣衫整齊,但是臉上有清晰可見的紅色抓痕,想來衣服是才換上的。

“來人,賜座。”

哪怕是最寵信的文臣,平日裡楊堅在御書房也是站著說話的。而今天居然“賜座”,饒是楊堅心機深沉,喜怒不形於色,也略有些吃驚。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看來宇文邕也是被逼急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