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北朝求生實錄> 第1162章 南攻北守(5)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62章 南攻北守(5) (2 / 2)

很明顯,北周也沒打算把宜陽建成一個橋頭堡。當初王思政築城的時候,選的兩個點,一個是現在的玉璧城,另一個就是現在的弘農城。

都是屯兵的好地方。

“所以,盧先生是想……把周軍放進來打?”

高伯逸想起了某些事情,試探性的問道。

“老朽確有此意。”

盧叔武說得口乾舌燥,喝了口茶水道:“洛陽號稱是小四塞,但到今日,原來的那些天險,都變成了幻想中的防線。實際上洛陽乃是一處四面漏風的屋子。”

看到高伯逸聽得認真,盧叔武繼續說道:“北線,周國可能會出軹關今河南濟源市城西),攻打河陽三鎮。此一路,不過是牽著河陽三鎮兵馬南下而已。”

隋唐時期,位於洛陽西北的河陽三鎮,成為了連線長安與洛陽,並防備洛陽西北方向的鐵鎖!以至於中晚唐時,這裡的節度使層出不窮,深刻影響著晚唐時的政局。

從後面的發展趨勢看,高伯逸就知道河陽三鎮的要害,盧叔武說得一點都不錯,眼前這位,才真是不枉費當初自己冒險在高洋虎口下救人。

“盧先生請繼續。”

“南線,要害在懸瓠城今河南汝南縣)。”

這個地方,自古就是要害之地,今後也一直是,直到民國時期,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原本,這裡是梁國地界。由於侯景的亂入和梁武帝的作死,最後這裡被北齊佔據。

盧叔武不說,高伯逸還真是忘了。懸瓠城的守將乃是豫州刺史獨孤永業!

原本豫州刺史是王士良,此人乃是三朝老臣,一直是長山王高演的親信。鄴城動盪之後,高演逃亡晉陽後,王士良舉家逃亡北周,現在怎麼樣高伯逸也沒打聽。

不過高洋剛剛死的時候,高伯逸就派獨孤永業鎮守懸瓠城,直至今日。

“荊襄王琳,乃是一大威脅。若是王琳與周國媾和,攻打懸瓠城,那麼洛陽南線危急。相反,若是能將王琳爭取過來,不但懸瓠城無憂,他們的兵馬,還可以用來牽制周軍。

這兩路無憂的話,無論周國從潼關出多少兵馬,此戰必敗無疑。”

盧叔武十分篤定的說道。

這下高伯逸懸著的心放下來了。

盧叔武幾乎把他想說的話,全都說了。

如果說一個人的想法,可以算是個人的偏執與妄想的話,那麼兩個有經驗有本事的人,得到的共同結論,絕對是可以說明問題的。

“有盧先生在,我才敢帶著兵馬出征啊!”高伯逸感慨的說道。

去荊襄的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只要搞定了王琳,洛陽的南線無憂,那麼無論宇文邕怎麼折騰都行。

為什麼高伯逸不擔心北線的河陽三鎮呢?

因為鎮守河陽三鎮的人,在幾個月前,以編制改革的名義,就已經換成了獨孤信和他麾下的嫡系兵馬。誰都能跟北周媾和,獨孤信卻沒有空間做這件事。

喜歡北朝求生實錄請大家收藏:()北朝求生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