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愔在前線,非常瞭解情況。實際上這支“兔頭軍”因為之前跟著斛律羨在洛陽乾死楊忠的精銳,個個都是心高氣傲。
沒想到跟著段韶居然還不如跟著高伯逸吃香喝辣,沒譁變已經是很剋制了。
跟著高伯逸的李達,現在已經官升幾級,斬獲無數,寫了幾封信回來吹捧高伯逸如何用兵如神,打仗跟回家吃飯一樣簡單。
宿衛軍的這幫中級軍官都是一個圈子裡的人,資訊匯聚到段韶軍營裡,不滿的不是一個兩個!
因為高伯逸之前提出的就是調兔頭軍去荊襄,是被段韶給“截胡”了!
結果現在簡直是倒了血黴。
如果高洋再次下令攻打江南,只怕淮南的軍隊不會領命,又要從北邊調兵。
真以為西魏那邊是吃素的?
高洋似乎也察覺到不妥,畢竟宇文泰才是心腹之患。他輕嘆一聲道:“朕也就隨口一說。
楊愔,你對兩淮的情況比較熟,準備一下,出使陳國,以表示我們的誠意。
正好此番可以用兩淮鹽,多換一些江南的絲綢稻米。
然後船從揚州出發北上,正好可以到任城,在東河泊司囤積,銷往北方。
先試試效果。如果效果好,那將來直接在揚州設立南河泊司,收取關稅養兵!”
不得不說高洋還是有幾把刷子的,瞬間就轉換了腦子。
攻陷江南自然會實力大增,但和平也不是沒有好處,兩淮鹽那麼多也吃不完,外銷給江南豈不正好?
這是很大一筆財源,將來收拾宇文泰,就指望著這些了。
既然現在可以名正言順的下臺階,那就不妨先把拳頭收回來再說。
“微臣遵旨!”
楊愔大喜。
高洋的這一手很是順應民意潮流,中樞裡無論是漢人門閥還是鮮卑權貴,都不想在兩淮繼續耗下去了。
那只是無意義的消耗。
“臣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