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恭敬的將奏摺遞給了高洋的貼身太監,隨即退入群臣班列。
高洋微微點頭,不置可否。
至少沒有明確反對,說明高洋在心裡是比較認同楊愔這番話的。至於實際如何,治大國如烹小鮮,到時候自然會有應對的方法,不需要對楊愔的建議過多考慮。
這明顯只是開胃菜,君臣都懶得在這件事上爭執。
“陛下,臣有本奏。”
穿著緋色官服的宋欽道出列,對著高洋行了一禮。
所有朝臣的目光都投了過來,誰也沒想到,宋欽道起復沒多久,竟然這麼急切就跳出來了!
“直接說!”
“陛下,太子乃是國本。陛下雖然立嫡子高潛為太子,但尚未舉行冊封儀式,這稍有不妥。
如今正值歲末,請陛下擇良辰吉日,冊封太子,宣告天下!”
宋欽道此時彷彿正義的使者,滿身都是浩然之氣要噴薄而出。只有高伯逸在心中暗暗腹誹。
把投機站隊說得如此光明正大的,整個北齊朝廷裡,大概也就宋欽道一人而已了吧!
不過這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壞處,確切的說,這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進行,奈斯!
冊封太子是如何的呢?
其實只有漢代立了一個規矩,後面的朝代,到唐朝以前,無論南朝還是北朝,無論是統一還是割據,都是照本宣科,模仿著漢朝的制度來的。
漢代冊立皇太子十分莊重,可以說把禮儀做到了極致,絕非是像高湛那樣,認為自己應該繼承皇位,就能繼承皇位的。
夫妻上床叫人倫之樂,野漢子偷情叫傷風敗俗!本質上一樣的事情,外在表現不一樣,給人的感觀也會完全不一樣。
冊立太子的這一天,朝廷百官身穿朝服,齊集在宮中大殿。
專司宮中禮儀引導的司儀鄭重地引皇太子到皇帝的龍椅御座前,北向對御座。
三公之一、相當於宰相的司空站在太子的西北,向東侍立,宣讀皇帝冊立太子的策書。
宣讀完畢後,皇帝近侍官中常侍中書舍人)手持太子璽緩,神情莊重地交給太子,太子再拜三稽首,接受太子璽緩。
司儀高聲喊道:皇太子臣某太子名字)。
另一位司儀應聲道:可。
這個步驟就走完了。
然後冊立太子的儀式進入高潮,三公正步升階,上殿恭賀,齊呼皇帝萬歲。皇帝宣佈大赦天下,冊立太子的儀式結束。
多麼的感動天地!
如此麻煩的儀式,顯然不是隨隨便便說搞就搞的。宋欽道的問題問得很明白:都到這一步了,不舉行冊封太子的儀式,難道是要等著過年?
喜歡北朝求生實錄請大家收藏:()北朝求生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