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營裡巡視了一圈,斛律光悄悄的來到一座哨塔上,俯瞰著營地內外,然後雙手抓著哨塔觀察窗的木板,身上湧起一股深深的疲憊感。
軍心尚可,沒有人鬧事,畢竟楊愔做事還算公允,禁軍的吃穿用度是從來都不缺的。
然而瞎子都看得出來,現在下五軍的中軍士卒們,早已聽說了鄴城裡的那些流言,一個個都無精打采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平時不說話,訓練打哈哈,鹹魚得不能再鹹魚。
即便是這樣,斛律光也不敢像自己以前治軍那樣收拾這些人。為什麼呢,因為他怕大軍譁變啊!
高洋久久不歸位,現在神策軍更是屯兵枋頭,隱隱劍指鄴城,是敵是友還難說得很。如果高洋還活著,那一切好說。但假如高洋真如傳言中那樣已經死去,現在自己麾下這支軍隊,真要跟神策軍兵戎相見?
似乎……不說有沒有勝算,大軍士氣如此低迷,這仗可還怎麼打?贏了沒好處,未必能改變目前的處境,輸了的話,呵呵,全部都會被定罪為叛軍!
到時候一家老小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可想而知。
如果這樣也就罷了,畢竟,鄴城周邊的軍隊也還挺多的,要死的話,反正也不是斛律光一個人死。
只不過,現在下五軍中軍所屯紮的位置,真是要了人老命!
安陽在鄴城以南,而枋頭又在安陽以南。也就是說,如果神策軍要進軍鄴城,那麼必然會經過斛律光的防區!
而高睿也好,高歸彥也好,高長恭也好,他們這些人,都可以讓斛律光先“試試水”!
如果下五軍中軍和神策軍打起來了,那麼說明高洋已經死去,鄴城裡有心思的人,可以放開手腳,大膽的幹一場了。
如果神策軍安然無恙的穿過了斛律光的防區,那麼說明高洋還沒死,鄴城裡的某些人,就可以當烏龜一樣繼續畏縮,直到下一次時機成熟。
就算高洋回到鄴城要清算,那也沒有實質性的證據。畢竟,想要造反還只是設想和準備,並沒有付諸行動。這些蛛絲馬跡,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高洋為了穩定政局,也一定不會拿那些人怎麼樣。
總而言之,斛律光現在所處的位置非常尷尬,乃是必須最先要跟神策軍打交道的人。
那麼斛律光可不可以孤身前往神策軍大營去打探虛實呢?
實際上這樣做也不可取。
如果高洋死了,斛律光一去,就會被高伯逸等人扣押,然後神策軍就能順利收編自己麾下的禁軍,鄴城外的最後一道屏障失去,後果極為嚴重。
如果高洋沒死,碰到斛律光,他應該怎麼跟對方解釋呢?
斛律光總不能跟高洋說:陛下我想你了,我來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