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漢武帝劉徹,帶著十八萬大軍包含輔兵,也就是民夫),浩浩蕩蕩的從關中出發到泰山,因為季節不對,山上沒有草木,所以他又帶著人去東邊的海邊轉了幾個月才回來。
當時那可是在大興土木,勞民傷財,除了裝逼需要以外,基本上沒有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
嗯,話倒也不能這麼說。富有天下的帝王手漏一點東西出來,就足夠造福一方了。
當漢武帝返回關中,途經港陽河南省濮陽南)時,漢武帝對此地黃河氾濫地區進行了視察。
為什麼呢?
因為早在那時很多年前,黃河大堤就在濮陽的瓠子現在的北齊南部重鎮)一帶決了口。洪水往東南氾濫,淹沒了大片的土地和村莊。
漢武帝每年都要徵發很多民工去堵塞瓠子口,可是二十多年過去了,決口一直沒有堵好,只要每年汛期一到,黃河幾乎都要在這裡決口。從南陽到山東西南部的鉅野,十幾個郡都變成了一片汪洋。
為此,他殺了不少辦事不利的官員。然而現在自己來了,如果還修不好,那不是丟了面子麼?
封禪完心情大好的漢武帝,帶著十八萬軍民修河堤,終於把河堤修好了。為了紀念這一工程的成功,漢武帝下令,就在新築起的大堤上蓋了一個宮室,起名叫“宣室宮”。
這一舉動還有個意外的好處,就是被當時跟隨漢武帝一起出行的司馬遷看到了!於是司馬遷特意收集了不少古往今來治河修渠的資料,專門在《史記》中寫了一篇《河渠書》為後世的統治階層提了個醒。
至於後人能有多少覺悟,這不是太史公能決定的,一代人只能辦一代人的事情。
此次高洋泰山封禪,除了利用北齊現有的物流設施外,也是提前弄了塊巨石,立在當年漢武帝封天的場地。而禪地所需的祭壇,玉碟等物品,也都準備妥當。
老實說,還真花了不少錢,當然,跟漢武帝不能比。
……
泰山封禪故道上,兩邊都站滿了當地的大小官員,一個個都穿著嶄新的官袍,站得筆挺,目不斜視。
前面不遠就是岱廟了,封天之路,就是從這裡開始。
只不過,此刻走在高洋後面的高伯逸,絲毫沒有那種神聖感,反而覺得有些滑稽可笑。
說起忽悠啊,那可是大有講究。可以忽悠別人,但卻不能把自己也忽悠信了。
聽說漢武帝在泰山封禪的時候,聽到山間高呼“萬歲”!這就是歷史上大大有名的“山呼萬歲”,也是萬歲用在皇帝身上的由來。
至於是真是假,呵呵二字就能概括了。
你何時見過有“萬歲”的皇帝?別說萬歲了,就是百歲的,也是一個也沒有。清乾隆皇帝活了89歲,已經是駭人聽聞。
至於那個活了103歲的趙佗,年代久遠,誰知道是真是假?
哪裡有什麼萬歲的人,萬歲的王朝?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而已,不會受任何人意志的擺佈。
想到這裡,高伯逸嘴角不由得浮現一絲冷笑。
似乎感覺到了高伯逸內心的不屑,趁著沒他人,高洋回頭不悅道:“九合,這等裝模作樣,朕都不介意裝一裝,你難道心裡還有意見?”
“微臣不敢。”
“那就是還有意見咯?其實朕也很有意見。”
說完高洋大笑一聲,便不再言語,專心爬山。
這條道,可就舒服啦!臺階是平整的青石鋪成,平日裡,也有專人維護。稍微坡度大一點的地方,都修了護欄,一路走來,高洋有些意興闌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