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重重疊疊,像波濤起伏的大海一樣,雄偉壯觀。遠山近嶺迷迷茫茫,舉目顧盼,千山萬壑之中像有無數金色的飛蛾翻飛抖動,天地頓時成了金黃色。
鑲嵌在天邊連綿起伏的山巒,在朝陽的照耀下反射出閃閃的紅光,顯得分外壯麗,好像一幅美麗的圖畫。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要不怎麼說愛美人不愛江山的皇帝很難得呢!
此刻高洋慶幸自己昨夜沒有衝動的下山,所以才能見到天燭峰的奇偉景緻。
雖然並非是在最高處觀看的。
高洋伸了個懶腰,臉上出現陶醉的表情。他轉過身,對一臉沉靜的高伯逸說道:“九合,此番泰山之行,朕是不虛此行。有很多疑問,朕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疑問?
高伯逸心中一沉,卻是不好多問。很多話,皇帝想說的時候,自然是會跟你說。不想說的話,你去問,只是犯忌諱,這就是皇權的森嚴。
要不怎麼說帝王都是孤家寡人呢。
高伯逸雙手攏袖行了一禮,半句話都沒說。
“朕有時候感覺,你做事根本就不像個二十歲的人。不過想想朕十多歲時,也差不多是這樣,你有時候心裡在想什麼,朕也能體會得到。”
高洋意有所指道。
“微臣惶恐。”
“不必惶恐了,下山吧,朕要歇一天,再去歷代封禪的故道。到時候你陪朕一起吧。”
泰山封禪,需要很多人麼?
很多不知情的人認為,封禪儀式隆重,應該很熱鬧,場面很大。然而歷史記載的卻是,皇帝僅僅帶著一位親信上山封禪,剩下的人,都在山腳下或者半山腰候著!
當然,封禪所需要的祭品,都已經提前準備好放在那裡了,所以才說是“走個過場”。
為什麼不讓群臣都跟著一起呢?裝逼的時候沒人在,那不是錦衣夜行?
其實換個角度說,或許就能理解了。
封禪時,是天子,跟上天“溝通”的時候,那麼他希不希望大片大片的人聽著呢?從裝逼的角度說,自然越多越好,但這樣有很多隱患。
比如說萬一將來某個參與封禪的重臣,心懷異志,到處跟人說:封禪的時候,他聽到老天說,現在這個天子無德應該滾蛋,要換個人來坐皇位!
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