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北朝求生實錄> 第644章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44章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下) (3 / 3)

佛教之所以從西邊來,能在中土生根發芽,那是有很多客觀原因的。佛教裡面的很多思想,比如說因果報應,輪迴轉世等等,對統治者們來說很有利。

而且寺廟還是一個提高識字率的地方,雖然這並非那些和尚們的本意。

有鑑於此,楊堅認為可以像宇文邕想的那樣,拿棍子狠狠的敲打這些和尚,卻不能完全打死了!

一旦打死,民間遲早會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樣的呼聲,甚至於一些人會覺得:這輩子總是完蛋了的,我過不好別人也別想過好,人死鳥朝天!

萬一遭遇災年,關中大亂是必然!

你想高洋都知道親自建立皇家寺院,難道他是傻子麼?他當然是有好處才這麼做的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愛卿不必多言。禁佛,朕就是要做到底!只要這百萬僧侶還俗,朕還會怕高洋麼!待朕安頓好這個月的府兵宿衛之後,就會下令繼續清查長安的寺廟!”

說這話的時候,宇文邕脖子上青筋暴起,怒不可遏!

其實他還少說了。

據史料記載,此時北周境內佛寺3萬多所,僧尼數量兩百萬,而北齊更可怕,僧尼數量達到了駭人聽聞的三百萬人,佔到人口數量的10都不止!

僧尼可以免除徭役、兵役,但卻需要其他人供養。按宇文邕的話說,這些就是社會的蛀蟲。

這些僧尼自己沒有產出,純粹只在消耗社會財富。

為了穩固地獲得供養,寺院就要佔有大量農田和房產,甚至絕大多數都還在放高利貸,極大的破壞了社會經濟秩序。

更何況,出家人都是成年人,自己在寺院享福,那麼孩子、父母誰來養?

一個國家十分之一的人天經地義地不勞而獲,勢必大大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由於佛教還要戒色,幾百萬人出家還會嚴重影響人口增長。

在那個年代,人口是國力的一項重要指標。

難怪一說到僧尼,宇文邕的脾氣就會上來。因為如果禁佛了,他就能騰出一隻手來跟高洋掰手腕了。至於現在,他還是個弟弟。

“朕困了,愛卿退下吧。”宇文邕毫不客氣的說道。

喜歡北朝求生實錄請大家收藏:()北朝求生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