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伽藍記》中說“河東人劉白墮善釀,六月罌貯酒,暴於日中動一旬。其酒不動,飲之沉醉,而經月不醒。朝貴相饗,逾於千里;以其遠至,號日“鶴觴”。
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鴻賓齋酒之番路,逢盜賊,飲之即醉,皆被擒。時遊俠語日不畏張弓拔刀,唯畏白墮春醪。”
這裡既介紹了白墮春醪的製法和特點,也介紹了它的神奇功力。
是夠味道的高度酒!
此刻在鄴南城皇宮的玳瑁樓內,高伯逸嚐了嚐所謂的“鶴觴”,然後皺起眉頭,砸吧砸吧嘴,不動聲色的搖了搖頭。
古人也太誇張了,這酒最多就二十幾度的樣子,裝什麼大尾巴狼啊!
《洛陽伽藍記》簡稱《伽藍記》,是中國古代佛教史籍。
東魏遷都鄴城十餘年後,撫軍司馬楊炫之重遊洛陽,追記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感慨歷史變遷,於是寫了一部集歷史、地理、佛教、文學於一身的歷史和人物故事類筆記。
該書成於公元547年東魏武定五年),很不湊巧的是,由於作者已經去世,而高洋就很喜歡這本書,所以它現在就靜靜的躺在對方的御書房的書架上。
作為酒鬼的高洋,對書中描寫的白墮春醪極為神往,今日總算弄到了一點點,明日即將開拔去泰山,他現在終於忍不住要大肆痛飲一番。
此處是李祖娥的寢宮,然而正主卻不知所蹤,高伯逸在擔心之餘,又不方便開口詢問。
“不必緊張,皇后已經出家了,不在玳瑁樓。起居注不會寫你淫亂宮廷的。”
看到高伯逸似乎有些看不上自己辛辛苦苦找來的美酒,高洋有些傷感的說道。
“陛下,皇后母儀天下,怎麼能出家呢?”
高伯逸實在是不知道要怎麼說才好,此時裝作什麼都不知道,是最好的選擇。
沒想到高洋一大步跨過來,揪起高伯逸的衣領,噴著酒氣低沉吼道:“皇后為什麼會出家,難道你會不知道嗎?你在這裡給朕裝糊塗!
她是在恨朕不能給兒子報仇!
那些人居然敢殺朕的太子!他們憑什麼敢殺太子!
朕的兒子,只能自己殺,他們問過朕沒有!
他們在向朕示威!他們覺得有恃無恐!
今日朕忍了,難保他們將來不會得寸進尺!朕把神策軍交給你了,你要好好訓練,神策軍要是廢了,朕就要變傀儡了,你懂不懂!
你這個廢物,怎麼不早幾個月回來!要是那些人看到朕的神策軍如此英武,怎敢毒害太子!這都是你的錯!”
高洋發酒瘋,一拳打在高伯逸胸口,似乎還不夠解氣,硬是對他拳打腳踢了一番才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