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馬說,他正在來蒲坂城的路上,有什麼話他會當面和您說的。”
傳令兵單膝跪倒,雙手呈上一個封了火漆的竹筒。
獨孤信拆開一看,裡面的信件果然如傳令兵所說的,宇文護說此番勞民傷財,打下去也是毫無意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目前的要務,是收復失地,而不是收拾斛律光。
宇文護的思維,跟獨孤信和楊忠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
獨孤信和楊忠想的是戰場立功,至於西魏這些土地被怎麼破壞,那不是他兩的事情。
他們又不是皇帝!操個屁的心啊!多多在戰場上斬獲才是真的。
但宇文護現在已經是以皇帝的視角在思考問題。
一來,他不想再打下去,二來,還是穩一點比較好,收拾殘局比殲滅敵人重要太多了。
獨孤信恨恨的把竹筒摔在地上,低著頭居高臨下的對傳令兵說道:“你回去就說我知道了,在蒲坂城等大司馬來。”
“喏!”
這位傳令兵如蒙大赦的走了。
傻子也看出來獨孤信和楊忠很不爽,只是,如此大的咖位,可不是他們這種羅羅可以參與和議論的。
……
陽胡關外幾里遠的地方有一小河名叫“教水”,兩岸都是懸崖峭壁。山民出身的陳真,帶著前軍一千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現在在教水兩岸,也搭起了一座浮橋。
浮橋一邊是兩山之間夾著一條狹窄的山道,出了山道就是水,極為險要。
“李達,披堅執銳,陳真不如你,爬山開路,你不如陳真。”
高伯逸對身邊的李達揶揄道。
“哼,都是雕蟲小技而已,真要殺敵,還是得靠我們至尊百保!”
當初我為什麼會起一個這麼中二的名字,以至於這幫人產生了莫名其妙的優越感來了?
高伯逸有橘麻麥皮,不知當漿不當漿。
喜歡北朝求生實錄請大家收藏:()北朝求生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