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北朝求生實錄> 第354章 斛律跑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4章 斛律跑跑 (2 / 3)

猗氏城東面才是聞喜縣城。”

猗氏這個名字很奇特,但卻是地地道道的漢人城池,歷史相當悠久。

“猗氏”一名可追溯到夏代的古猗國。春秋末,魯國貧士猗頓大畜牛羊於猗氏,十年間富埒王侯,因以地為氏,稱猗頓。

這座城池幹嘛的呢,很簡單,猗頓用涑水河來漕運販賣食鹽的據點。

漢代置猗氏縣,此城經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到北周成武王元年公元559年)猗氏縣北移後,該城依舊。

據後世考古發現,猗氏故城現存城牆,南、北、東牆分別長約1200米以上,殘存高2.8米,厚19至21米間,夯土層厚度9至10厘米。

可見這是一座不太大,但卻相當堅固,用夯土所建築的四方小城。

北猗氏在涑水河以北,猗氏城在涑水河以南,兩座城像兩扇門,堵住了沿著涑水河這條大路。

兩道關卡,斛律光是吃飽了撐著的,去破關回到聞喜縣城麼?

獨孤信跟楊忠二人一合計,都感覺斛律光不太可能走涑水河,實在是太不靠譜了。

高伯逸走王屋山脈,雖然也是大膽舉動,但他的行為是有獨特優勢的。

能消失在敵人視野裡,讓對手弄不清他會從王屋山脈的哪個位置出來,從而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難道斛律光也能在涑水河岸邊消失在眾人眼裡麼?

“斛律光師老疲敝,經歷連番大戰不得休整,已經是人困馬乏。

此刻我們朝東北走,走鹽池,一路殺奔過去,定能將其擊潰!”

楊忠激動的向獨孤信建議道。

他說得很有道理,如果斛律光選擇走鹽池這條路,那麼之前他破壞得有多狠,現在就會哭得有多慘!

而獨孤信手下的這支府兵尚未參加過戰鬥,可以說是精神抖擻,百分百的好狀態。

這個時候不去爭功勳,什麼時候去爭?

獨孤信剛想贊同,卻發現遠方有一騎飛馳而來!看樣子很像是魏國的傳令兵。

“柱國大人,楊將軍,大司馬有令,不要追擊斛律光,以免中了埋伏。大軍緩緩向北收復失地即可!”

這裡的大司馬,說的就是宇文護!

一聽這話楊忠就不樂意了。

我正要封妻廕子的時候,你把我腿拉著,到底幾個意思?

獨孤信也是不滿,不過他心思更多,沉聲問道:“大司馬還有什麼交代沒?”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