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回到山溝去種田> 第八十一章 四爺爺的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一章 四爺爺的課 (1 / 3)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送走蔡學均,李君閣跟朱朝安兩人回家。

奶奶這段時間有娃子們陪著,一點不寂寞,現在正忙著給他們繡小香囊呢。

李君閣看見就說:“奶奶你就別慣著他們了,這端午都過了好久了,再繡香囊也不應景啊。”

奶奶說道:“娃子們這麼乖,他們喜歡我就做唄。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娃子們都去學堂了,兩人收拾一番,也到學堂去看看。

進了祠堂,娃子們已經做完了當天的作業,正聽四爺爺講課呢。

“……我們李家溝道路不通,以前去縣城,除了走水路,那就得翻碧峰山,那時可沒有村村通,走山路起碼得三天兩夜,今天給大家講的這首詩,大家結合著碧峰山來領會,就知道作者的意思了……”

“首先我們說背景,這首詩傳說有四種背景,不過意思都差不多,都是規勸別人從蜀州返回長安。”

“開篇三個字,噫籲嚱,這句在其它詩作裡就沒有,為啥呢?因為它本來就是我們蜀州的古時候的土話,是古代蜀州人用來表示感嘆的。娃子們?我們現在蜀都話裡表示感嘆的詞都有哪些啊?”

“我們知道我們知道,耶兒樂!紮辣夥兒!耶兒歡歡!”

“對了,你們看剛剛這些詞,在書上也看不到,所以啊,這三個字很特殊,除了感嘆,還點明瞭這首詩是寫蜀州的……”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什麼意思呢?叢是桑林,鳧是水老瓦,你們見過水老瓦吧?”

“知道知道,我們還知道它的學名叫鸕鷀。”

“對了,古代啊,我們蜀州有兩個部落,一個部落會種桑養蠶,一個部落會用水老瓦捕魚,這兩個部落,大家就稱為蠶叢和魚鳧,這兩個詞也同時代指他們的部落首領。”

“蠶叢部落的人有個特點,就是眼睛鼓,他們認為越鼓越好,把自己的圖騰的眼睛弄得像是像螃蟹眼睛一樣突出來,大家看這張青銅器的圖片就明白了,這是蜀都廣漢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人面具,大家看,這是哪個部落的圖騰啊?”

“螃蟹眼睛!這是蠶叢部落的!”

“大家再看這個金器,上面是啥?”

“是一隻大嘴鳥!我知道了!這就是魚鳧部落的圖騰!水老瓦!”

“嗯,這兩件東西是在同一個地方出土的,是不是說明瞭這兩個部落最後融合成了一個?但是到底是誰征服了誰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