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士玉聽了這話,心裡總算鬆了口氣,同時心道,十四殿下說得好聽,顏家若真擋了殿下的路,恐怕殿下立馬就會抽刀相向。
一想到這位十四公主鏟除異己,大庭廣眾之下,直接動手殺害兩位兄長的手段,顏士玉就有些害怕。
顏士玉一直覺得十四公主是真的會殺人,會殺了她。
她之所以在目睹李暮歌殺十一皇子後,立馬將顏覃兩家的恩怨坦白,還直接向李暮歌效忠,為得就是保命。
李暮歌沒有繼續說話,她靜靜看著顏士玉,顏士玉端起茶杯時才緩過神來,臉上擠出一抹笑,連聲道:“殿下說得是,說得是,顏家與殿下是一家人,玉對殿下更是忠心耿耿,從無二心!”
李暮歌對顏士玉的忠心不置可否,她自然開口,沒有搭理顏士玉的話,而是繼續自己剛剛的話題。
“說到當官,官員在地方任職,每年向朝廷述職,述職內容也被要求要比前一年更好,官員的政績需得一年比一年突出,才能在輪換之時,換到一個更好的縣城,以此一步步向上走,若是有大功,便能一步登天,直入中樞。”
“殿下所言極是,地方上為官的官員們,都想著有朝一日能入朝堂,在陛下近前,為陛下效力。”
地方上做得再好,那也得熬,熬資歷熬人脈,想要加官進爵,不知道要多長時間。
而身在國都的官員們,想要立功可太容易了。
立功是什麼?是皇帝能看見的功勞,遠在千裡之外的豐收不可能讓皇帝看見,而近在眼前的收成,哪怕只是畝産兩百石,那也是直接進了皇帝的口袋,皇帝看了高興啊。
皇帝高興,升官的機會不就來了。
“所以地方官員與顏家選貢品一樣,他們不求自己做得有多好,他們只求,每年都能穩定。可是,原地踏步究竟是穩定,還是在走下坡路啊?”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需要被滿足。
日子總得一天過得比一天好才能有盼頭,若日日都身處泥沼,睜開眼就能看見明天的慘淡,活著有什麼勁?奮鬥有什麼勁?
社會保持活力,國家才能向上,不然此後每一天,都是在走下坡路。
顏士玉不說話了,她不明白李暮歌在說什麼,她只知道,自己的人生在走上坡路,她的未來絕對不會越來越差。
可若是時代發生驟變,國家傾塌,個人的命運只會被裹挾著一起向深淵滑去。
李暮歌對上顏士玉的眼睛,看見了深處的迷茫。
站在這個時間維度上的人,很少會看見下一個時間維度發生的事。
李暮歌上學的時候通讀歷史,史書呈現給她無數時間軸,她看見了那些時間裡發生的人和事,她看見了改革圖新,看見了奮發圖強,也看見了一朝國破人亡,意欲補天,卻迴天無力。
“唉,總之,你回去好好勸勸你祖父和姐姐,讓他們別攔著科舉改制,叫顏家的門生故舊都老實點兒,我已決意要改革科舉,斷不會叫人輕易截斷此事。”
李暮歌嘆口氣,不打算跟顏士玉繼續談心了。
顏士玉實在是太年輕,她對國家和未來沒有多麼深刻的認知,現在跟她說這些,為時尚早。
好在顏士玉非常知趣,她不會像個守財奴一般守著世家的權力財富,不肯交出來一點兒,非得跟時代洪流對著幹。
“殿下放心,回去後,臣一定會好生勸告他們。”
顏士玉覺得自己勸不動,但勸不動也得勸,她必須亮明自己的態度!
“你可以等兩天再去勸。”
李暮歌也知道,光憑顏士玉三言兩語,根本不可能說動顏家人,但只要那件事辦成了,顏家人會明白,究竟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