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仔細一對比才發現,這三張紙上的字怎麼連筆畫鋒折都一模一樣?
就算是同一個人寫的,也不能像到這般地步吧?是人就會累,手腕總有個輕重,哪能像是不累不困的機關傀儡一般呢?
眾人驚嘆道:“這!這是!”
楚昭淡定介紹到:“這就是第一代拼音課本,若是諸位有興致,後頭還有第一代算數課本可供取用觀看。”
其實上一次紙張跟印刷沒能借著天幕的熱點推出去,她還挺遺憾,但這一次這個熱點必須蹭上。
有人大著膽子問:“那這課本上的字,為何都一樣呢?這課本費時幾何?造價又是幾何?”
“諸位想來都見過印章?”楚昭淡淡的提示了一下。
既然印章印幾個字可行。那印整張紙的字,難道不行嗎?
眾人沉默了,這又是哪門子的奇思妙想?以前竟從沒想過還有這個用法?!
費時的問題都不用楚昭答了,蓋印章什麼速度誰還不清楚呢?
至於造價,楚昭能將這些東西端上來,應該就高不到哪去。
如此一來,此前擔憂的各地學校自行其是的可能就不存在了,擁有紙張跟印刷術,他們完全可以明令規定全國學院所用的教材。
但楚昭似乎猶嫌不夠,她向陛下提了三個建議:第一,書院分級資質考核制。
各地要建書院可以,但需定期對書院的環境、夫子、學生進行考核,給所有書院進行分級,什麼書院夠格教什麼樣的知識,都需要經專人考核決定。
一級掃盲書院只能教這兩本掃盲教材,二級初學書院可以拿到各學科的初級教材,以此類推。
第二,開放書院夫子招生,大秦要有自己的教師編!
簡單來說就是廣邀故六國的讀書人,讓他們透過考核加入書院當夫子,用相對優厚的待遇吊著他們學習大秦律令主張。
緩解書院人手不足的同時,也讓他們莫要因為不甘種地又無處投效而生事。
第三,控制高等級書院的數量,施行畢業升學考核制,凡欲升學者必先經過考試,考試的時間內容均由朝中統一規定考核,不透過者不予升學。
這又是一大創新之處,在此之前,弟子進學哪有什麼畢業不畢業的說法。
不過是當夫子的大致估摸著弟子學的如何了,差不多學成了,就薦人出師去做官罷了。
若是學不成,也不過蹉跎幾年,自尋出路罷了,但凡不闖下欺師滅祖的大禍來,也不至於被開除出師門。
如今竟突然有了畢業這一說,這要是有人怎麼都學不會,那豈不是相當於沒上過學?
嘶——
“後生可畏啊,實在是後生可畏。”不少老臣對周圍人感嘆道。
楚昭覺得天幕這一波實在是給她的教育普及史詩級加速了。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按她的想法,她得先少量培養精英人才,用這批精英人才讓朝野看到培養的好處。
然後逐步放寬入學的性別階級門檻,讓更大範圍內家裡有條件的人可以入學。
等更多的人形成了普遍入學的良好意識,再進一步把入學範圍擴大,從有錢皆可讀書到,有意願皆可讀書。
最後才到全民必須讀書,不上學者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