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225章 星星之火一)
1894年,在卡爾·馬克思已經去世十一年之後,《資本論》第三卷 由弗裡德裡希·恩格斯整理,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地在漢堡首版,“北平河圖出版社”幾乎是星夜請了翻譯,僅僅七個月後就發行了中譯版本。
蔣冬藏聽到風聲去買書時,“河圖書肆”門前已經排了大長隊,她不由心裡“咯噔”一下,擔心此番怕是買不到了,於是便試圖跟排在前面的人攀談,寄希望於有人不著急,能讓一本給她——可以加錢!
實在不行,能借她看一看也是好的——等加印又不知道要等到何時去了。
蔣冬藏是家裡的老四,起名按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母親曾經抱怨父親,說輪到老四時這名字聽著怎麼這麼肅殺?
父親說叫老大春生時你可沒反對。
母親說誰知道能生到第四個?
父親說反正現在晚了,總不能只有老四跟別人畫風不一樣?別讓人以為孩子是撿來的。
最後一句終於說服了母親。
聽到這段故事時,蔣冬藏大樂,覺著這名字很好,有“蟄伏”的味道,就像如今的華夏,看似平靜,其實積雪之下,已經引燃了星星之火。
排在蔣冬藏前頭的是個大爺,被她這麼一搭話,也大了,讀《資本論》的都是紅黨,見一個逮一個。我一把年紀倚老賣老也就算了,他敢逮我,我老伴包去他府前鬧個雞飛狗跳的——倒是你們小姑娘小夥的,怎麼也不當心前途?”
蔣冬藏聞言反而更來勁:“嘿,我就是紅黨,他來逮我呀!”
蔣冬藏當然不可能是紅黨——這倒不是說她不夠格,而是她壓根還不到入黨的年紀。但在北平中學,被當成紅黨抓,那可是榮耀!
大爺給她豎起拇指:“年輕人就是要有這個精氣神!要是張大帥抓了你,我去他府前鬧!讓全北平都知道他張蛤蟆荼毒華夏的花朵!”
張大帥軍閥起家,文化不行,偏生又愛作詩,有名句“大明湖裡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躂”,結果得了個外號“張蛤蟆”。
敢到張蛤蟆府前鬧事,這位大爺想來不是一般人,蔣冬藏預感不好,覺著加錢對他沒用,但還是試探問道:“萬一排到我時賣完了,您不急的話,能不能轉讓給我?”
“那不行,”大爺果斷拒絕,但在蔣冬藏露出失望神情前,又峰迴路轉:“不過可以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