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191章 晚明風雲一)
在玩家翹首等待“喪屍go”聯機版更新的時候,洛書也等到了她期待的祈禱。
連山委員會沒有提前知會她,很可能這只是一次“試探性祈禱”,但時間之早讓她頗有些吃驚——洛書原本以為能從19世紀末開始佈局就很不錯了。
祈禱的時間節點是晚明“格物”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79年。
“格物”這個年號,很不符合大明的法統,取的是“格物致知”之意,是晚明最後一個被華夏承認的皇帝朱慈爍民主革命運動後,晚明流亡班子先後又擁立了幾個皇帝,但華夏不予承認),在日不落帝國率先發明珍妮紡紗機,引起民眾極大不滿後,為了表示“大力發展科技、不在工業革命中落後”的決心,而定下的年號。
但是顯然,光有口號和決心是不夠的。直到格物十五年,朱慈爍治下的大明依然需要大量採購日不落帝國的機器、火銃和鐵甲輪船。士大夫們嘴上雖然不再把這些稱作“奇巧淫技”,但心裡其實還是不以為意的:造不如買,買不如租,反正大明富裕,有什麼要緊的?
那是一個神奇的時代,一個苦難的時代,也是一個風雲激蕩的時代。
神奇之處在於,你會看到許多印象中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在同一個鏡框裡出現。
譬如書肆裡除了四書五經、話本雜文,還有專門的分割槽,賣的是《萬有引力》《物種起源》達爾文的大作在西方是禁書,在晚明卻相當受追捧,雖然也被士大夫們痛批“辱沒祖宗”,但年輕人逆反起來了,非瞅瞅“猴子怎麼變成人”不可),甚至還有《魯濱遜漂流記》《哈姆雷特》等等。
科學著作和純粹的文學作品都好說,可以大大方方擺出來賣,但如果你想看點兒真的“禁書”,就得去找老闆私下聊。
畫風大概是這樣的:
“掌櫃,有沒有新書啊?”
“嘿,那貨架上可不都是新書?”
“我的意思是‘那種’新書,您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