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荑用碟子接著滴下來的蜜汁連忙送入口中。
入口先是沁人心脾的涼,接著是軟。
根本不用費力,牙齒一動就陷了進入,不僅每個孔裡塞的糯米,連本應清脆的蓮藕都糯進了食客的心裡。
好吃到溫荑一連吃了三塊才停下來。
一直在一旁默默看著的譚懷宇視線在糖蓮藕上停留片刻,記下每一樣溫荑誇贊好吃的東西。
一共十三斤小龍蝦並幾樣小菜,兩人吃的溝滿壕平。
出去的時候溫荑好奇的打量譚懷宇,“看不出來你還挺懂吃的。”
不僅懂得哪裡好吃,還懂得怎麼做,這倒是難得。
奇怪的是溫荑竟然感覺有種莫名的熟悉感,哪裡來的呢?
譚懷宇不知道溫荑的想法,自嘲的道:“生在江城的人很難不成為美食家。”
“噗嗤!”溫荑笑的捧腹。
下午譚懷宇帶著她走了好幾處到了江城必打卡的地方。
他們站在黃鶴樓上看了風景,乘坐輪渡跨越長江,在楚河漢街上散過步,也來到武昌起義紀念館感嘆過古人的壯志豪情……
品嘗過這座城市的美食,欣賞過這座城市的風韻,也見到了這裡的風骨。
一天下來他們都與對方熟悉了起來,站在黃鶴樓前合影也能笑的自然不再尷尬。
溫荑發現譚懷宇很幽默風趣,待人溫文爾雅,興之所及也有嬉笑怒罵……
譚懷宇發現溫荑很豁達,明明長著一副江南女子的溫婉模樣,骨子裡卻有北方人的豪爽灑脫……
他們都認識了對方與以往不同的一面,不再是扁平的形象,而是越來越豐滿。
當晚譚懷宇帶著溫荑來到一家專門做藕菜的餐館,一口氣叫了六道蓮藕的特色菜。
溫荑新奇的夾起一根手指粗細宛如白玉雕成的一樣的東西,“這也是藕?”
這道菜非常的精緻,一根根帶著芽尖的白玉段整齊堆疊在一個船一樣的盤子中。
譚懷宇把盤子轉了個方向。
溫荑驚呼一聲,原來這些白玉一樣玲瓏可愛的東西橫切面竟然是一個個小孔。
竟是個迷你的藕。
“這是藕節,就是沒長大正在抽條的藕。”
溫荑被他的形容逗的抿嘴笑了起來,指了指另一盤荷塘小炒,“這就是長胖了的藕唄。”
譚懷宇一本正經的點頭,“生長在這片土地太不容易了,什麼體型都不安全啊。”
“哈哈哈……”溫荑單手虛握按住嘴角,眼角彎的像月牙一樣,“我以為藕是時令的東西。”
多年前看過一部紀錄片,那上面講蓮藕是秋天採收的,挖藕工辛苦的在淤泥裡勞作,下工後一碗藕煨湯才能撫慰滿身的寒冷。
在那之後她一直以為蓮藕就是那時候才能吃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