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學完醫學理論,又去山上實踐採藥,對於醫學之道,謝十州已是小有所成,第二日謝十州便跟著鄧夫子研習孔孟之道以及兵法,畢竟將來是要領軍打戰的,兵法是不得不學的一個課程。而學習孔孟之道也有助於修身養性。
第二天,書房裡。
“對於儒學,你怎麼看。你認為儒學作為傳統國學文化的一部分,在我朝日漸衰敗的大背景下,有沒有存在的意義?”鄧夫子一本正經地問道。
謝十州聽完鄧夫子的話之後,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了一會兒,這才緩緩說道:“鄧夫子,您的問題比較尖銳,這樣吧,我先說一下我對國學的理解,然後再談一下儒學之於今時今世的意義。
我以為,大家口中所謂的國學應當是中國或華夏歷朝歷代學術文化之總稱。從歷史來說,國學不僅僅侷限於儒家之學,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儒學只是與道、墨、法等諸家相併列之一家學說。
國學,不僅僅代表著我們華夏傳承幾千年的傳統文化,還包含了我們華夏人最樸素的自然觀、家庭觀、生命觀,國學更是一種起源於原始太初而傳承於歷史現實的活著的正在繼續的中正文明、和諧文化,是核心的價值理念和追求,是數千萬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生産方式的高度總結,是王朝兒女的血脈、精神和靈魂,是國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
聽到謝十州對國學的理解,鄧夫子的臉色稍緩,看向謝十州的目光也沒有了之前的冷淡。
對於博學多識的鄧夫子來說,他見多識廣,閱歷豐富,他知道很多人都敬畏他這個大師的身份,甚至想盡辦法和他攀交情,口口聲聲說向他請教儒學。實際上,鄧夫子看得非常清楚,很多所謂的學生其實看重的只是他是謝家二公子老師的身份。對於這樣的人,鄧夫子不屑一顧。
現在,謝十州說出了他對國學的理解,鄧夫子還是認同的,雖然謝十州的理解並不非常深刻,但也中規中矩。
鄧夫子便說道:“好了,你說說你對儒學的理解吧?”
謝十州點點頭說道:“我以為,儒學是一種經歷了歷史嚴苛檢驗的人生價值觀的指導理論。
首先,儒家思想境界高遠,儒家的核心思想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哪怕是到了現在對於我們依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儒家的思想高遠,踐行方法樸實。比如《論語》開篇一句‘學而時習之’,學到了知識還要去踐行它,非常簡單,乃是普世真理。
尤其是儒家的八條目更是具體,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步步地設定出了內修己身、外治家國的步驟和方法。可以說,儒家學說,真正實現了以文化人的教化作用,是華夏君子養成的成功學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