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曉得夫婿眼中,有太多的東西比她更為重要。
風雨之中,阿嬌滾燙的手傳來令人安心的熱度。這只纖細的手拉著他沖進長信殿,懷抱傳國玉璽,往老太太跟前一跪……
賊人截殺,阿嬌釋然一笑:“那就一起死吧!”
昏暗的椒房殿裡,他捏著阿嬌的下頜,逼問:“表姐,我問你!你還愛我嗎?”
出生不久的劉彘,睜開眼睛看到一張圓圓的小臉,咿咿呀呀地發出聲音。
王娘娘下令不準喂飽兒子,一歲的劉彘意識到“阿嬌”等於“吃飽”,一日日親近阿嬌,到達見不到阿嬌就會哭鬧的地步。
父皇逝世,阿嬌仰著一張豔若朝霞的臉龐,質問道:“此事分明有異!”
……
它們就像發生昨日。
上一世的劉徹實是非常瞭解阿嬌,才能用阿父的死,誆得她放棄最佳的反抗時機,居住在宮中……哪怕阿嬌於國有功,地位特殊,人人都以為她願為君王之妻,事到臨頭的時候再怎麼反抗,也沒有人能相助。
阿嬌是一個很簡單的人,總是隻能專注一件事。
這可怕的專注力,導致她總是忽略其它,在很多人的眼裡,她撞南牆也不回頭,有些傻,特別迂,不懂變通……很難說到底誰不夠聰慧!她雖做不到八面玲瓏,但只要想做的事情,難有做不成的。
故而,劉徹猜出阿嬌想見敖神官之後,立時心生一計,釣她上鈎。
如今的阿嬌在劉徹面前,和一張白紙差不多。
天色初明,長門宮裡傳來訊息,阿嬌乘車前往長安……劉徹立刻知曉:阿嬌想起一切了!
有奇遇的並非劉徹一人,他不是記憶不全的二世,還能看不出二世的阿嬌生而知之嗎?皇帝蒙受天命不奇怪,阿嬌的不尋常……大約只有與他天生一對可以解釋啦。
二世的自己錯在說得太多,做得太少。但至少沒把一切弄得太糟糕,也讓此生的劉徹知曉:阿嬌是不能強迫的,若被強迫,她會死去。
這多麼符合阿嬌傲慢的品格啊!
劉徹固然身為帝王,也只能徐徐圖之。
餅攤的相遇,不是巧合,而是謀略。
阿嬌迫切想要見敖神官一面的意圖,也不難推測得出。
她是想要知道一切奇遇的緣由吧?看破這一點,劉徹故布疑陣,以若即若離的態度引得她生出疑慮。
如果阿嬌每一次死亡,再睜開眼睛都是下一生。見不到敖神官時,把目光投向陌生又熟悉的他是順理成章之事。
這時候再提出巡幸,亦為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