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來謝謝七妹妹在老太太處為我解圍的。”六姑娘笑著道。
淩芷回道,“姐姐客氣,十二妹妹也非不講理的人。”這樣的話她平日聽人說多了,張口便說了出來,等想起自己說的是場面話時不禁抬頭看了看六姑娘。
六姑娘卻是絲毫未發覺淩芷是在敷衍,依舊誠摯地道,“無論如何都是要道一聲謝的。這是我繡的一塊桌屏,送與妹妹他日作個念想。
”
說著接過丫頭手上捧著的繡物遞給了淩芷。
這桌屏本就是去年做了要送給這七堂妹的,如今不過是藉著今日由頭罷了。
說來也是奇怪,她與這七堂妹說話的次數每月都是屈指可數的,可想起臨別給府裡姐妹留個念想時,她唯一想到的也就只有這七堂妹。她說不清是豔羨她還是如何,只覺著這七堂妹過的日子,是自己一直想過卻求而不得的。清淨自在,無人招惹,隨心所欲,又有四太太疼愛,不必擔驚受怕,受人欺淩。
人人都道二姑娘繡活做得好,淩芷見了這桌屏卻是覺得與這六姑娘的繡屏一比,二姑娘的繡功卻是小巫見大巫了。
淩芷再看六姑娘,眼裡便帶了贊賞。這小姑娘難不成過去一直都在藏拙?
她突然就惋惜了,這樣好的手藝若是早曉得,是不是就可以私下裡求她給繡幾條帕子?幾張枕套?要是能再給繡個屏風那就更好了。
多好的手藝啊。
“這麼好的手藝真是少見。那就謝過姐姐了。”淩芷實在喜歡,誇贊著收下了。曉得自己方才所想實在太過貪心,也就按下不提,“姐姐繡這個豈不是就要耽誤了繡嫁衣的功夫?”
“七妹說笑了,我每日裡繡的不過是些帕子,枕面,荷包,鞋面一類的物件。荷包少不得,直今還一直覺著沒繡夠。那嫁衣自有府裡請了福壽雙全的手藝人來做,到臨收尾時再讓我繡上兩針取個好意頭也就是了,怎敢放心全拿來給我繡。”六姑娘說到這羞澀一笑。
淩芷曉得自己鬧笑話了,笑著道,“我也是聽別人常說臨出閣的姑娘都要待在自己的院子裡繡嫁衣,沒想到竟是聽岔了。”
六姑娘聽了笑著不在意地點了點頭。
☆、上元
老太太看著底下成群的兒孫,面上笑開了花。
上元佳節,天上皓月高懸,城裡已是點起彩燈萬盞。
一大家子人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
對兒子,兒媳,孫媳,孫子,孫女們的湊趣老太太頗感大慰。
淩芷上前隨眾人說了幾句吉祥如意的話後退了下來坐在一旁,邊把玩著手中的宮燈,邊想著三公子晚間與她說的話,“七妹今夜可要與我一同出去賞燈?外頭的可比咱府上的有趣得多。”
此時的淩芷便正在想著是否要與他一道出去。聽他那口氣,卻是不打算告知家中長輩自個偷偷溜出去的。
淩芷又抬眼去看三公子,到底是去,還是不去呢。真是愁哪。
想到這她起了身,見三公子正看著她便帶著丫鬟轉到了一處迴廊裡。
“走吧。”三公子果然跟了來得意地笑著對淩芷道,一副我就曉得你會去的模樣。
淩芷瞪了他一眼,也不再搭理他,與採艾等交代了幾句跟在他身後走了。
出了門,淩芷坐在馬車上看著身上的男子衣裳,不禁別扭地又扯了扯下擺。
三公子坐在她的對面以為她覺得不合禮法,便笑著道,“曉得你重禮,可這樣出門也方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