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火神> 第八章 孫小臭下山東 (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章 孫小臭下山東 (2) (1 / 3)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說大話使小錢,這不是坑人嗎?我捨命替你張三太爺上山挖墳,險些把小命扔了,到頭來把我當要飯的打發?當場拍桌子翻了臉,蹦著高兒大罵張三太爺。孫小臭兒乃市井之輩,話不怎麼會說,罵髒話可是八級以上的水平,老張家祖宗八輩一個也沒放過,全給他墊了牙,汙言穢語、不堪入耳。他也不想想這是大戶人家,好酒好肉好招待,皆因有求於他,而今用不上他了,還用跟他客氣嗎?甭說兒子、姑爺,看家護院的就不下幾十人,豈能容他在此放肆?立馬上來個膀大腰圓的,揪著脖領子左右開弓,打了孫小臭兒倆大嘴巴,拎起來往外一扔,“咣當”一聲合攏宅門,任憑他撒潑打滾、跳著腳砸門叫罵,再也沒人出來理會。孫小臭兒氣壞了,可著天底下還有一個好人嗎?可又不敢多作糾纏,實在惹不起,張三太爺家大業大,有根有葉有勢力,真惹急了把他孫小臭兒活活打死扔在山上餵狗,也如同捏死只臭蟲,只好揣上這一塊錢,罵罵咧咧地走了。

孫小臭兒連窩火帶憋氣,身上又不齊整,東撞一頭、西撞一頭,亂走了半天,也不知到了什麼地方,路上遇到一個獵人,長得五大三粗、膀闊腰圓,黑燦燦的一張臉龐,兩道重眉毛、一對豹子眼,身上短衣襟小打扮,腰間圍獸皮,手中拎了兩只山雞。這一帶山林茂密,靠山吃山打獵為生的不少。打獵的見了孫小臭兒,瞪眼攔住去路,操著一口山東話問道:“小孩兒,你是從橫麼地方來的?”

孫小臭兒正憋了一肚子火兒,看誰都不是好人,以為打獵的攔路搶劫,轉身就要跑。打獵的是山東大漢,拿孫小臭兒如同鷹拿燕雀,追上去一把揪住他說:“小兄弟別怕,俺是山中獵戶,並非歹人,只是見你臉色不對,這才攔住你問一句。”

孫小臭兒肚子氣得鼓鼓的,沒好氣地說:“我臉色好不了,那個挨千刀的張三太爺,拿我當個要飯的打發,他們家從上到下沒一個好鳥兒,全他媽不是人生父母養的!”

打獵的奇道:“哪個張三太爺?”

孫小臭兒說:“當地還有幾個張三太爺?不就是東山下那座大宅子裡的張三太爺。”

打獵的聞聽此言,兩隻眼瞪得更大了,問孫小臭兒:“實在實在地好家夥,你說東山下的大宅子?那個地方從來沒有大宅子,只有一座千年糧食垛!”

孫小臭兒以為打獵的胡說八道,老張家那座大宅子,院牆高聳,房屋成林,四座朱漆的大門氣派非凡,紅男綠女出來進去,怎麼成了千年糧食垛?

打獵的卻告訴孫小臭兒,此事千真萬確,東山下的千年糧食垛早沒人住了,久而久之被一窩狐貍佔據,怪不得剛才從你身邊過,聞到你身上一股子狐臊,原來你進過千年糧食垛。打獵的不怕狐貍,一物降一物,哪怕是成了精怪的老狐貍,見了鳥銃也一樣打哆嗦,他也早有心打下那窩狐貍,因為以往看見過,千年糧食垛中出出進進的狐貍可不少,一個個油光水滑,皮毛鋥亮,這要是逮住扒了皮,絕對能賣大價錢。如果將其能一網打盡,可比鑽山入林,一隻一隻追著打省事多了。無奈那窩狐貍有了道行,不知道在糧食垛周圍施了什麼妖法,人一過去就被迷住了,走來走去只是在原地打轉,根本近不得前,帶上獵狗也沒用。按孫小臭兒所說,老狐貍自稱張三太爺,那也是奇了,平常的狐貍變成人形,大多說自己姓胡,要麼說自己姓李,可沒有敢姓張的,為什麼呢?天上的玉皇大帝就姓張,興妖作怪的東西和老天爺一個姓,那不找雷劈嗎?敢以張姓自居,那得是多大的道行?

孫小臭兒聽打獵的說了這麼一番話,兩個小眼珠子一轉,心中暗暗尋思,張三太爺家裡那麼有錢,做飯卻從不開火,喝茶洗澡只用涼水,屋裡也不點燈燭,皆因千年糧食垛怕火,可見打獵的所言不虛。他吃了這麼大的虧,恨得咬牙切齒,正苦於報不了仇,他就問打獵的,有沒有法子對付千年糧食垛中的一窩狐貍?

打獵的說不遇上你還真沒招,這一次讓我撞見你也是天意,合該千年糧食垛中的狐貍倒黴,非得死絕了不可。二人一同下山,找來同村其餘的幾十個精壯獵戶相助,一個個背弓插箭,各帶黃狗、蒼鷹。又備下火種,讓孫小臭兒再去一趟東山,混入張家大宅子偷偷放起一把火,則大事可成。

孫小臭兒思量了整整一宿,想出一個壞主意,轉天一早,又來到張家大宅,跪在門前磕頭如同搗蒜,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訴苦,前五百年後五百載的委屈全想起來了,先說自己前半輩子怎麼怎麼不容易,真好比是橫壟地拉車,一步一個坎兒,把倒黴放在小車上——忒倒黴了,說罷又一邊抽自己大嘴巴,一邊給張三太爺賠罪,說張三太爺不僅收留了自己,管吃管喝還管住,他孫小臭兒才不致凍餓而死,簡直是重生的父母、再造的爹孃,長這麼大從來人嫌狗不待見,沒受過這麼大的恩德,本應做牛做馬報答,到頭來卻財迷了心竅,做了忘恩負義的小人,簡直禽獸不如,枉擔這一撇一捺、不配披著這身人皮。還望張三太爺大人有大量,不跟渾人辯理,別和惡狗爭道。直說得淚如泉湧,號啕大哭。

孫小臭兒哭了多半天,真讓他把大門哭開了,出來兩個下人帶他進去,來到廳堂之上拜見張三太爺,免不了又是一番磕頭求告,鼻涕眼淚一個勁兒地往嘴裡流。張三太爺一時憐憫孫小臭兒,怎麼說也是有恩於他們家,便留下這個臭賊吃飯,沒想到“引狼入室,放鬼進門”。孫小臭兒吃飽喝足了,溜達到院子裡,東瞅瞅西看看,趁四下裡無人,偷偷取出火種,放起一把大火,頃刻間黑煙滾滾、火光沖天,放完了火撒丫子往外跑,出得門來轉頭一看,哪有什麼大宅子,又高又大一座糧食垛,各個洞口中躥出百十條狐貍,大大小小有老有少,一個個慌不擇路,冒煙突火四下逃竄。

原來東山自古就不太平,老墳中的枯骨身邊有兩件冥器,一件應天,一件轄地,年深歲久成了氣候。先說轄地的這一件,就是張三太爺讓孫小臭兒盜來的九枚厭勝錢,為什麼盜這個呢?厭勝錢鎮在棺材底下,方圓百裡之內有道行的東西,全都得聽墓主的。張三太爺這一大家子,是千年糧食垛中的一窩狐貍,無奈受制於九枚厭勝錢,打也打不過,逃又逃不掉,這才借孫小臭兒之手,上山偷走厭勝錢。

墓主失了九枚厭勝錢,張三太爺也就不怕它了,又去盜來了第二件應天的鎮物——枯骨頭上的白紙壽帽,名為“紙花車”,可以抵擋天雷。墓主頭上這頂壽帽,晃一下天雷退一丈,三晃兩晃雲散雷止,就有這麼厲害。張三太爺盜走壽帽的當天夜裡,一道炸雷打下來,墓主灰飛煙滅。

實際上張三太爺沒坑孫小臭兒,只給他一塊錢並不是因為財迷,一來狐貍不掙錢,要錢也沒用;二來孫小臭兒命窄,該當受窮,身上頂多有一塊錢,多一個大子兒就倒黴,多給錢反倒害了他。怎知這小子懷恨在心,一把火燒了千年糧食垛,真應了那句話“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