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悔不當初
三老爺夫妻倆,雙雙丟了性命,隨身攜帶的財物,也都被山匪搶走了。
只兩個忠心的下人,護住了三老爺的一個五歲的嫡子、一個七歲的庶子、一個十歲的庶女,攏共就這三個血脈後人,一路乞討著,回到了花枝縣。
而因為那小媳婦兒的孃家近乎偏執的堅持,也因為這個大家族的靠山倒臺,縣衙開始吃完原告吃被告,兩邊收好處。
再後來,縣衙的捕快在調查中無意發現,那被休了的小媳婦兒的死,果然有蹊蹺。
仵作驗屍之後,發現那小媳婦兒竟然不是自殺!
死因竟然也不是溺水。
小媳婦兒生前最後見過一面的前夫,有重大嫌疑。
最關鍵的是,這大家族的油水,比那小媳婦兒的孃家豐厚太多了.
他們的靠山又一個丟了,成了老百姓;另一個丟了命,不知去哪裡投胎去了……
於是,衙門上下,乾脆把壓榨油水的重點,放在了他們家。
幾次三番地操作過後,花枝縣的縣官和底下的吏員們,都嚐到了甜頭,貪心也越來越重了。
再加上,因為大老爺的兒子說過幾句抱怨的話,縣衙裡的人十分擔心,倘若將來大老爺起復了,恐怕會報復他們。
這波人見了金子銀子,那是比親爹還親。至於說什麼皇帝、什麼律法,統統都忘到了腦後。
只要拿得到銀子,他們的膽子,可以比天大。
為了永絕後患,也為了幹一票大的,他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利落地將楊家全族一大家子人,全都以“通匪”的罪名冤枉入獄了。
重點是,入獄後,順理成章地把他們的家產、族產、乃至祖產,全部“沒收充公”。
當然,這個過程中,他們中飽私囊,私下裡分掉的有多少,就沒人知道了。
因為這個案子,花枝縣附近幾個縣城那些有錢財資產,卻沒有勢力的大戶人家,都深深戰慄,再次領會了什麼叫做“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
於是,大戶富戶們,紛紛開始找靠山、抱大腿,有些甚至帶著土地“投獻”到官宦人家,倒是讓舉人老爺們的身家水漲船高起來。
而得知了這件事情始末的富戶們,也都開始教誨家裡人,萬萬不可與親家交惡。哪怕鬧到和離的地步,也要好聚好散,心平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