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皺起眉頭,“你為何如此在意她?”
我道,“臣妾方才已說了,臣妾受玉妃所託,皇上豈不知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的道理。”
皇上默然片刻,忽輕笑道,“也許在皇後心裡,朕永遠處在末尾的位置。”
他眸中笑意與悲望交雜,竟使我心中一慟,可我仍面色平靜道,“皇上受萬民景仰,便是臣妾,也難望項背,何來末尾一說?”
皇上深深地嘆了口氣,“樂兒,朕就在你身邊,就在你眼前。”
我自然知道他就在我身邊,我眼裡看得到他,心裡也有他,可我無法體會他的失落。
殿內太過安靜,使眾人皆感壓抑。
我便換了個話題,“想來晚膳已備好了,還請皇上與臣妾一同用些吧。”
皇上良久不表態,我也只能幹等著,就在我幾乎又要睡過去之時,他微微頷首,嗯了一聲。
我本是覺著饑腸轆轆,預備大快朵頤的,哪知到了飯桌上,我卻食慾缺缺,連舉筷的力氣都沒有。
皇上照常喝了湯,每樣菜嘗了幾口,飯吃了一小碗,既沒有表現得特別有興致,也沒有表現得特別沒胃口。
我忽然覺得他是不是習慣了,習慣了隱藏情緒,習慣了人前偽裝,不讓任何人揣度出其喜惡正是帝王之術最核心的部分。
可我是個實實在在的人,我不喜歡勾心鬥角,不喜歡兩面三刀,如果我想要的,是必須費盡心機才能得到的,那麼我寧可不要。
閔公公和歆兒分別端來茶水,而後亦都跟著個端著瓷皿的丫頭,我與皇上各自漱了口,洗了手,一後一前回寢殿歇息。
入睡前他坐在長榻一端,手裡握著本《論語》粗略翻閱,那是我近來常讀的書,因為我雖無甚才學,但我不願我的孩子如我一般。所以要從懷胎時抓起,及早啟蒙其心智。
我不由自主道,“若是這孩子能像著皇上就好了。”
皇上一愣,抬頭看著我。
我真心實意道,“皇上自幼聰慧過人,不論所學為何都是一點即通,又勤奮刻苦,精益求精,從不驕妄。反觀臣妾,天資平平還不肯下苦功夫,生性散漫還貪圖安逸,到如今琴棋書畫竟無一樣可登大雅之堂。臣妾自知庸碌,只願這孩子別像著臣妾,不論是內裡還是外表,臣妾都希望他能像著皇上。”
總之皇上儀表堂堂,文韜武略,而我一無是處,毛病多多。
皇上眼神變得極溫和,“朕倒覺得,若能像著樂兒,才是這孩子的福分。”
我甚訝然,“皇上何出此言?”
皇上道,“像著樂兒,便沒有那麼多的煩惱。”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