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曉健推開門,佳禾輕聲說了謝謝,便走了進去。一旁等候的兩位鄉鎮領導見佳禾一來就得到了召見,心中不免有些詫異。他們在前天的表彰會上見過佳禾,對他的工作成績甚是認可,得獎也是名至實歸,只是未曾料到一把手對他如此器重。
佳禾見陳濤與王則文、劉堯雲主任坐在沙發上,便上前問好敬煙,隨後坐在一旁的沙發上。舒曉健端來茶水,佳禾起身稱謝。
陳濤點著香煙,隨後笑道:“佳禾,你來的正好,剛才正和則文、老劉在談開發區的工作。你的大作想必已經完稿,我是有些迫不及待,很想一睹為快。”
佳禾從包中取出幾頁紙,隨後起身雙手遞給陳濤,恭敬道:“陳書記,文章已經完成初稿,請您斧正。”
陳濤按了按手,示意佳禾坐下,隨後便仔細看了起來。他看完稿件,便遞給王則文,微笑道:“前天與佳禾一起探討有關開發區建設的設想,他的一些思路和想法讓我深受啟發,受益匪淺。則文你先看一看。”
王則文從頭到尾細看一遍,隨後笑道:“文章的立意明確,思路清晰,觀點新穎,相應的建議和措施都很得力,而且切合實際,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是難得一見的好文章。老劉你也看看。”
劉堯雲細看之後,點頭贊道:“佳禾的文章向來是大手筆,文字功底甚是深厚,我想改一個字,卻無從入手。文章的思路和觀點,更是新穎獨到,言之確鑿,常人怕是難以企及。”
佳禾謙虛道:“文章的思路和觀點是在陳書記的引導之下才逐漸形成,否則單憑佳禾的見識,是難有如此的境界。至於我的那點文字功底,在各位師長面前是布鼓雷門,貽笑大方。”
陳濤笑道:“我們的佳禾同志向來是謙遜有加,明明是凝聚他個人才思的精心之作,非要將功勞按在我的頭上。不說這些了,佳禾,我記得你的文章向來與一位叫董航的同志共同發表的,你不妨徵求一下他的意見,爭取早日見報。”
佳禾跟著道:“董航是我大學同學,以往發表的文章都融合了兩人的想法和思路,回工廠後我就發傳真徵求他的意見。”
劉堯雲微笑道:“如果文章得以在省報發表,必然會産生很大的反響,這非常有利於梅園開發區的宣傳,為開發區的建設開了個好頭。”
王則文點頭說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未動,宣傳先行。’以往的經驗表明,只要我們的宣傳到家,工作到位,大家的心裡就有底有方向,幹勁和心氣自然就會鼓得很足。”
陳濤接著道:“所以我們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經濟建設很重要,思想宣傳工作也不能放鬆。在下力氣宣傳‘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和作風,兩者並不矛盾。對新生事物和新的觀念,要學會揚棄,‘吸其精華,棄其糟粕’。對古詩詞、書法、國畫、民樂、曲藝等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傳承下去。對‘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吾日三省吾身’、‘百善孝為先’等優秀傳統思想,我們應該大力提倡。對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等優良作風,應該繼續發揚光大。”
佳禾在一旁認真聽著,三人的談話讓他受益良多。他見幾位領導還有事相商,便起身告辭,不想陳濤卻叫住了他。
陳濤笑道:“佳禾,聽之林說你的書法造詣很深,今天機會難得,不如讓大家觀摩欣賞一番。”
佳禾微笑道:“陳書記,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舒曉健找來宣紙和筆墨,佳禾以清水開鋒,並用紙巾拭幹筆尖,隨後蘸了墨,思索片刻,便用行書寫了唐朝黃蘗禪師的《上堂開示頌》: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隨後以草書落款:唐·黃蘗禪師「上堂開示頌」,庚午年嚴月,毛佳禾敬書。
待佳禾寫完,陳濤等人便由衷地贊嘆著,給與了很高的評價。
陳濤評價道:“佳禾的字飄逸俊秀,變化靈動,用筆如行雲流水,剛柔相濟,實屬難得一見。詩也選得好,擺脫塵勞俗事可理解為改變現狀,如此整首詩可以這樣解釋:要改變現狀是很困難的,必須下大力氣大幹一場,不經過一番徹骨的寒冷,哪有梅花撲鼻的芳香。詩的意境與我縣當前的形勢非常相符,佳禾,這幅墨寶我非常喜歡,就當仁不讓予以收藏了。”
佳禾謙虛了幾句,隨後從包中取出印鑒予以鈐印。
王則文、劉堯雲和舒曉健聽了陳濤的釋義,細細回味著,更覺眼前的作品詩書俱佳、意境深遠,對佳禾的才華更為認可。
佳禾隨後應邀分別為王則文、劉堯雲和舒曉健寫了一幅字,都是清一色的梅花詩。三人品味著佳禾的書法和那些梅花詩,甚是喜歡。
佳禾見時間已近十點半,心想外間還有人等候約見,便起身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