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飯,趁天還沒有黑,一家三口推出腳踏車,把野筍和馬蘭頭那些今天採的野菜,綁在姐姐腳踏車的後座,匆匆告辭回家。
已經把做豆腐的方法告訴了舅舅,如果還做不出來,那隻能下次過來再教一遍了。
“鼕鼕,我在電機廠的倉管工作,很可能會保不住。”祝琴撫著兒子瘦骨嶙峋的後背,認真地聽取他的意見。“如果我也回家做豆腐賣,你覺得怎麼樣?”
電機廠效益不錯,工資發得及時,過節還要物資發,如果是以前,她肯定捨不得放棄這種穩定工作。
就算離開倉庫,去裝配車間幹體力活,她也會堅持下去。
現在兒子寫文章能賺幾個人的工資,銀行裡還有九千多塊存款,只要不亂吃亂用,這輩子都花不完了。
沒有了金錢壓力,她的想法就變了。
做豆腐賣豆腐雖然同樣辛苦,但是比較自由,可以經常在家陪兒子。
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讓兒子的身體恢復過來。
今天兒子在哥哥家的表現,讓她突然想通了一個道理。
錢花了可以賺,只要兒子身體健康,家裡的日子只會一天比一天好。
所以接下來她會不計代價,買雞買魚回家給兒子補身體。
“你如果捨得那個工作,我肯定沒意見。”夏臻想了想,說了自己的想法。“不過咱家不缺錢了,你回家後根本不用做豆腐,就當提前退休好了,回頭買臺收音機電視機,也不怕在家無聊。”
做豆腐看著簡單,如果批次做的話,其實蠻辛苦的。
他不贊成媽媽也幹這個。
“我才四十歲,這個年紀回家吃閒飯?不會被人笑死啊?”祝琴雖然對兒子的孝順非常感動,卻接受不了這樣的安排。“既然你怕我幹這個辛苦,那就先在廠裡繼續幹著吧——”
她也是隨口一說,真的離開工廠,離開熟悉的環境,肯定會難受。
回到家裡,見李自強已經吃了晚飯,就把野筍拿下來剝了殼,準備煮熟後加鹽醃一下,再拿到太陽下曬一曬,這樣可以放久一些。
同時給隔壁周家送了一大把。
至於馬蘭頭、薺菜和艾青,先放在一邊,明天下班時買些芝麻回來,炒熟後加白糖碾碎當餡料,再買些糯米粉一起包艾餃。
周家人過來後,夏臻繼續講《包青天》的故事。
時間過得非常快,現在已經講到第五個故事《探陰山》了。
對媽媽這樣的中年婦女而言,鋤美案和狸貓換太子這些故事,反而更吸引她們。
不過新故事也不錯,是晚上難得的消遣方式。
夏臻上床時,發現故事講得太快了,自己的寫作速度遠遠跟不上。
他現在剛把第一個故事《鋤美案》整理好,交給李自強用稿紙抄一遍。
《真假狀元》才寫了開頭,估計還得花大半個月時間,才能整理出來。
不過急也沒用。
他也想明白了,這兩年很難發表這種純娛樂的長篇小說,所以別自尋煩惱,想著發表的事。
不如等出版業更加寬鬆了,再去投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