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帶來的兩斤肉,被舅媽分成兩半。
一半加了野筍紅燒,另一半加黴乾菜放進飯架裡蒸。
乾菜蒸肉當天還不能吃,得多蒸幾次,等乾菜吸足了肉的油脂,才可以開吃。
祝家村後面有一大片低矮山坡,是村裡的柴山,上面長滿了灌木和拇指粗細的野竹子。
現在正是春筍破土而出的時節,如果早晚抽得出空,村裡人都會上山拔些筍回來,炒著吃或者蒸水蛋,都是少有的美味。
“可惜沒有油豆腐,這樣吃肉有些浪費了。”肖佩佩把菜端上桌,嘆了一口氣。
或許是習慣成自然吧!本地人一旦買到肉,總喜歡加油豆腐一起燉了吃,似乎這樣才是正確的吃紅燒肉方式。
野筍雖然同樣美味,只是它比較刮油,所以當地人對它真的是又愛又恨。
“沒有豆腐票,想吃也買不到啊!”祝琴在旁邊深有同感地回答道。
現在自家不缺錢了,但是很多食物依然買不到,這成了她甜蜜的煩惱。
“想吃豆腐,為什麼不自己做?”夏臻聽後好奇地問。
磨一斤黃豆,可以做兩三斤老豆腐,油炸後就是油豆腐了。
“你會做嗎?”見夏臻這樣反問,表姐祝延萍面無表情地反問道。
她回來得晚,還來不及從姑姑嘴裡知道表弟的豐功偉績,見她們一家欠了自家的錢,卻穿著新衣服,明顯沒有還錢的意思,心裡多少有些不舒服。
難怪父母要吵架,有這樣一家不懂事的親戚,誰遇到誰倒黴。
“會啊!”夏臻像是沒聽懂表姐嘴裡的輕視。“表哥靠在家裡務農能有幾個錢,要不在家弄個豆腐作坊,每天挑了去附近幾個村裡賣?”
這時候農村已經有做豆腐的人了,一般在周圍二三個村裡叫賣。
因為本錢小,利潤高,每天賺二三塊錢問題不大。
一個月如果能賺五六十塊錢,那絕對算得上農村的富戶了。
“別胡說。”見兒子信口開河,祝琴連忙阻止道。“你又沒去過豆腐作坊,怎麼知道做法?”
如果技術這麼簡單,那誰都可以靠這個賺錢了?
“書上有講啊!”夏臻見她不信,只能這樣解釋。“方法非常簡單,把黃豆泡開,磨成豆漿,放進鍋裡煮開後,倒入一些醋或者石膏,豆漿就會凝積成豆腐腦,再舀起來倒進專用的木製模具裡,上面用重的東西壓住,把水壓出來,就成豆腐了。”
這個技術只要上過網的人都知道,前世還有很多家庭主婦,為了吃到健康的豆製品,選擇在家自己做豆腐吃呢!
“真的?”祝華聽他說的頭頭是道,倒是相信了。“如果這樣真能做出豆腐,那我們家有了這個技術,以後真的不會缺錢用了!”
只是聽他說的這麼隨意,總有種怪怪的感覺。
外甥也太厲害了吧!居然連這個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