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性命功夫的存在,姜易這般別說七個月了,就是一個月也會猝死在工作臺上。
地球上有句話說的是真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姜易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中,被崔明君稱之為佔據功勞的五成,其實一點都不多。
涉及到腦力的運轉,這就不是一個人甚至一群人能達到姜易這種程度了。
若說什麼東西1+1≠1,那麼最大的體現之處就是智商。
一個人的智商是100,另一個也是100,這倆人的智商相加是200。
那這個200的智商值的同樣的學業中能否趕得上一個120的人?
絕不可能!
就更別說姜易了。
他的智商,現在最少都在180以上,甚至更多,這也是一實驗室的人的努力成果都有些趕不上姜易一個人的努力!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認同一句話:科學的發展,在於人才的培養;而科學的突破,則是天才的專屬!
而科學上天才是什麼?智商+勤奮+堅持!
這三樣,姜易一樣不缺,還遠超世人。
勞力世上很多,即便是專用電磁體的重新設計和射頻系統、接受系統的改頭換面,只要有些基礎知識,姜易就能帶著大三大四的相關專業學生來完成。
至於各類軟硬體的設計,那就不是體力的問題了,而是腦力,而且是燒腦的問題!
沒錯,就是“燒”!
這七個月來的高效運轉,姜易發現自己大腦組織的色彩有了明顯的變化,運轉更高效,大腦的臨時性和長久性記憶功能越發強大,甚至連體積都收縮了一圈,卻更加的結實腦用。
若說常人的大腦是豆腐腦,那他的大腦就類似於壘球……
要知道壘球格式實心兒的,而且這玩意兒結實啊!
姜易相信,現在他全力給自己腦闊一拳,頂多頭骨裂縫、腦袋漏油,但裡頭的腦組織卻不會出現傷害,頂多有些腦震盪。
被地球上的泰森全力捶個幾十下也不怕,定多走不了直線……
可真實情況卻讓人心寒,若非有命氣補足,腦萎縮都是輕的。
就像很多it行業的從業人員總會猝死,死後解剖發現,大多數都有腦萎縮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