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陸清寧一直都挺納悶兒的,歷史上不是說,當官不能在原籍麼,怎麼包天磊先是在禹州下轄朱江縣當縣令,後又升任了禹州府的同知,難不成包家並不是禹州人?而是做了朱江縣令時才遷來?
待她將這個疑問問出了口,陸婷姝笑道:「確實,包家本是山西人,還是個不大不小的糧商。當年應該是得罪了當地官府,急需銀錢打點,可數十個糧倉裡積壓的白麵和上等細米都售不出去。」
「還是咱們家老太爺幫了個忙,輾轉著將那些糧食運出山西來,包家感念你祖父救命之恩,便將包氏送給了老太爺做妾。」
怪不得包家零落了,原來賣了幾十個糧倉裡的糧食後,還要拿著賣糧錢打點。且不論這包家的好與壞,只說在這古代,經商還真是個倒黴事兒,一把不小心得罪了哪個當官的,這日子便別想好過。
「若不是為了這個,包家人也不會棄商從文了。」陸婷姝笑道,「而那包氏若是個好的,我也早都不知贊嘆她孃家多少回了。」
陸清寧頻頻點頭。商戶棄商從政,實在不是件容易事兒,可包家人努力了幾十年,如今也終於見到成果了;只是不知道包家的這些成果,又有幾成是拿著陸家的銀子墊出來的道呢?
「包家得罪了官府,老太爺即便幫著將那些糧食運了出來,誰不知道這正是個趁機砍價的好時機?三十多個糧倉、近六萬石的糧食,若是正常售賣。最少要賣四萬七八兩銀,最終卻只賣得兩萬兩出頭。」陸婷姝一點點回憶著講給陸清寧聽。
當年包氏進門兒,陸婷姝還不曾出生,這些都是後來老太爺講給她知曉的。
「這兩萬多兩銀子,哪夠打點官府的,最終是包家又賣了一處大宅子並若幹的古董字畫,才勉強將官府的事兒趟平,三娘你說,若是包家還有餘錢,當初何必賣宅子呢。」
陸清寧微微眯眼。陸婷姝的意思她聽懂了。這是說,包家這幾十年根本便是靠著老太太包氏一個人兒支撐著呢。
雖說賣了宅子和古董字畫也可能是有意為之。這是想叫官府知道,包家已經傾家蕩産了,莫再步步緊逼了;不過即便還有些銀錢,又能支撐多久,改走仕途哪是那麼順溜的?
因此她便對陸婷姝笑道:「有些人啊。就怕吃慣癮跑慣腿,包家吃了陸家幾十年。一時叫他們停嘴,恐怕是停不下來的。」
兩人身邊的梅媽媽自然又是一拍腿:「三姑娘這話說兒沒錯兒,都說升米養恩鬥米養仇,包家這是將陸家當成仇人喝血吃肉呢,不吃垮陸家便誓不罷休。」
陸婷姝的柳眉登時皺得很難看。她之前怎麼從未想過梅媽媽說的這事兒?
「據老太爺說,幾十年前的包家聲名很好,否則他也不會輕易出手相助;怎麼他口裡極好的人家兒、敗了家後反倒無賴一般吃死陸家!倒是梅媽媽這話兒提醒我了!」陸婷姝惱怒非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