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788章各州部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88章各州部署 (1 / 2)

龐統聞言微微頷首,對於劉禪的佈置沒有提出異議,他同樣是清楚鄧艾的能力。

鄧艾可以說是能文能武,既能帶兵打仗,又能理政安民。

帶兵打仗的功夫,鄧艾的本領無人不知,而理政安民方面,明儒郝經曾言:魏晉屯田之利,始於棗祗,成於任峻,終於鄧艾。

歷史上鄧艾鎮守淮南期間,興兵屯田,從此淮南兵馬自給自足對魏作戰再也不缺糧草,此等政績可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說完江東的情況,龐統這才將目光放在魏國,指向司隸說道:“其實目前魏國並未完全退出司隸,只是讓出了弘農郡以及河南軍而已,黃河以北的河東郡以及河內郡並未讓出。

由於郭淮遷移百姓手段柔和一些,司隸百姓遷移較慢,只是渡過了黃河,尚未進入幷州,目前那些百姓暫時被郭淮安排在可河東以及河內。

河東的蒲坂津本就有兩萬兵馬鎮守,如今潼關的三萬魏軍也都撤到了河東,河內二郡,在黃河北岸的各處渡口布防。目前在這兩地,魏國的兵力達到了五萬餘人。”

龐統說罷,一個臣子沉吟道:“只是不知魏國是想拒黃河而守,還是打算將百姓遷走之後再將此二郡讓出來。”

司隸原本有七州,分別是關中三輔:京兆尹,左馮詡,右扶馮。以及潼關以東的河東郡,河南郡,河內郡,以及弘農郡。

早些年三輔與涼州的一些郡合併成了雍州,司隸便只剩下潼關以東的河東四郡。這四郡,弘農郡以及河南郡在黃河以南,河東郡和河內郡卻在黃河以北。

而魏國並不是將司隸四郡給全部讓了出去,仍舊保留了黃河北岸的河東郡以及河內郡。

劉禪聽了那臣子的話,笑了笑說道:“魏國自然不可能放棄河東以及河內,河東乃是幷州的屏障,河東一失,我軍便可從側面進攻幷州。如此幷州上黨的壺關要塞豈不是失去了作用?

至於河內,如果失去了,我軍直抵冀州魏郡邊境朝歌,要知道朝歌距離魏國新都鄴城可只有不到兩百里路程,魏國若放棄河內,可就要考慮再次遷都了!

因此魏國必須留下此二郡,作為戰略緩衝。”

“微臣想當然了!”那官員聽了這話,臉色不由得一紅,施施然退了下來,他只不過是個普通文官,對於軍事卻是一竅不通,這番話說出來倒是鬧了個笑話。

“愛卿你繼續說!”劉禪壓了壓手錶示不介意,示意龐統繼續說下去。

龐統點了點頭,看向地圖繼續說道:“至於兗州,魏國其實也並未全部全部放棄,魏國仍舊保留了兗州的泰山郡。”

劉禪坐在龍椅上,望著殿下懸掛的地圖說道:“泰山郡位於兗州西北部,地勢險峻,而且是兗州進入青州的要道。如果泰山郡丟了,我軍便可長驅直入殺進青州了。

泰山北側乃是黃河,南邊乃是汜水,魏國留下泰山郡,便與黃河還有徐州的汜水河構成一道天然防線,互為犄角,不僅可以保住青州不失,還可與江東加強聯絡,相互策應,哼,這司馬懿果然老奸巨猾。”

龐統手指著黃河,繼續說道:“兗州與冀州隔河相望,目前魏軍在冀州,沿著黃河,每隔二十里便建立了一座堡壘,根據細作來報,其記憶體放了狼煙。一但有敵情,魏軍便會點燃狼煙通報敵情。

而在各處渡口邊上,魏軍已經開始著手修建城池,城池規模不大,但卻是以水泥沙石所著,堅不可摧,囤積數千兵馬綽綽有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