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說罷,不在理會曹休,起身離開了議事大殿。
曹休氣的臉色通紅,在大殿上咆哮著:“太祖,先帝,你們睜開眼睛看看吧,我大魏國江山就要拱手讓人了。
數州之地啊,不戰而棄,我大魏何曾有過如此屈辱?先帝啊,這就是你挑的好皇帝,你睜開眼睛好好看看吧!”
曹睿剛回寢宮,一個內侍一臉慌張的跑了進來:“陛下,曹將軍在前殿狂罵不止,是否需要……”
曹睿聞言擺了擺手道:“不必了,讓他將他帶回家去,好生看管,遷都之前不要讓他亂跑。”
“諾!”
若是一般人,如此出言不遜,只怕逃不過一死,好在曹休是曹魏宗室,曹睿也沒有責怪曹休,只是讓人將他帶回家中好生看管起來,以免弄出什麼么蛾子。
在司馬懿計策的驅使下,曹睿最終還是選擇放棄黃河以南之地,北遷河北。
決定北遷之後,有四件事需要做。
首先最重要的事情是遷都,曹睿將國都選擇在了鄴城。
鄴城是冀州的治所,早年袁紹的大本營就在這裡,後來曹操擊敗袁紹,進位魏公,魏王,魏國的國都就是在鄴城。
一開始曹丕篡漢自立,國都也是定於鄴城,洛陽是後來遷都選定的。
鄴城的規模絲毫不下於洛陽,甚至猶有過之,裡面也有皇宮,將鄴城定為新的國都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第二件事,便是遷移百姓了。
曹睿雖然決定北遷,讓出黃河以南之地,但那些百姓曹睿卻不想讓給大漢。
爭霸天下,最重要的是地盤和人口,二者不能缺其一,光有土地沒有人口不行,有人口卻沒有土地也不行。
讓出黃河以南之地已經讓曹睿非常心痛了,這些地方的百姓,曹睿自然不會放棄。
各州之中,曹睿又下令優先遷移徐州,揚州兗州一帶的百姓。
因為司馬懿向曹睿建議掘開黃河,使黃河改道來對付諸葛亮,到時候黃河南擺,兗州,徐州,揚州都是洪水肆虐的重災區,這些地區的百姓自然要先一步進行轉移。
而第三件事,則是通知江東,讓孫權準備接收揚州和徐州。
諸葛亮從江夏進攻魏國,除了江夏比較好進攻,容易開啟突破口之外,還有奪取徐,揚,切斷東吳與魏國聯絡的想法。
如今魏國與江東乃是盟友,黃河以南之地,反正是要讓出去了,讓給大漢還不如讓給江東,不僅可以增強江東的實力,吸引大漢的目光,還可以保持兩國之間的土地仍舊接壤,攻守同盟也比較方便。
而第四件事,則是兵馬的轉移。
如今魏國的兵馬,休要集中在司隸和許昌這兩個地方。
由於尚未遷都,司隸的兵馬暫時還不能動,而許昌這邊,司馬懿所掌控的五萬兵馬,卻還有其他任務。
司馬懿向曹睿提出掘黃河的建議,只是黃河在北,而諸葛亮目前還在江夏,兩地相隔上千裡,想要藉助洪水對付諸葛亮,還需將諸葛亮引過去才行。
而這個任務,自然就落到了司馬懿身上,換做旁人,可沒有這個能力完成如此艱鉅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