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河兩岸多是一些寬闊的田地,當然丘陵地帶也有不少,只是山勢並不險峻,而且獵戶時常出沒,難以藏兵數萬,並不適合伏擊。
到中午,一行人往北奔出六十里路,漸漸快要進入淮河救援。
趙雲感覺腹中有些飢餓,一拉韁繩停了下來,回頭對著諸葛亮說道:“大司馬,下來休息一會吧。”
“也好!”諸葛亮終究是個文人,雖然身高八尺,體魄強健,但畢竟年過半百,策馬奔行了大半天,身體有些受不了,點了點頭便停了下來。
一行人停了下來,翻身下馬,坐在路邊分食著乾糧。
趙雲喝了口水,對諸葛亮說道:“大司馬,這一路行來,雖然有山,但多是丘陵地帶,再過一個時辰,若是找不到合適的伏擊之地,今晚便無法率兵出營了。”
“嗯!”諸葛亮點了點頭,說道:“一個時辰後若是找不到,便派人回營告訴他們今晚行動取消,咱們繼續找。”
“是!”
“哎……什麼聲音?”
一行人正啃著乾糧,一個騎兵突然站了起來四處觀望。
諸葛亮放下了手中的乾糧,沉吟道:“好像是有人高歌!”
眾人聞言側耳傾聽起來,果然聽到前方路上有人縱情高歌,只是口音是地方方言,具體唱的是什麼漢軍也聽不懂。
不過一會兒,便見前方路上行來兩人,乃是一隊父子,做獵戶打扮,二人肩頭還分別扛著獵物,兒子提著野雞野兔,那父親揹著的則是一頭獐。
諸葛亮見此眼睛一亮,對著趙雲說道:“我們一路行來,沿途山林多是丘陵,並無這種大型野味,這對父子獵了一頭獐子,想必前方必有窮山惡水啊。”
“不錯,咱們問問看!”趙雲點了點頭,叫來一個數字江夏口音計程車兵,讓他將那父子叫過來。
諸葛亮等人出來,自然不會穿戴軍裝,一行人都是鮮衣怒馬,假扮成富戶出來狩獵掩人耳目。
那父子見人招呼他們,也不害怕,扛著獵戶走了過來。
熟悉江夏口音計程車兵對這父子詢問了一番,便弄清楚了情況,原來前方十多里,乃是潢河與淮水交界之地,地形落差較大,因此周圍山林陡峭險峻,山間野味比其他地方較多。
只是窮山惡水之地,常有猛獸出沒,附近百姓也不敢進山打獵,這對父子膽子大些,這才敢進山狩獵,好在收穫頗豐,平安歸來了。
諸葛亮便讓人給了這對父子些錢財,然後啟程前往前方視察情況。
行不過十多里,一行人來到目的地,這裡是江水匯聚之地,是以潢河兩岸地形較高,而淮河兩岸地勢較低,兩江匯聚形成一個T字形,右邊角落,便隆起一座高山,山林陡峭險峻,一眼望不到頭。
諸葛亮望著高山,欣喜不已:“西陽位於潢河東岸,魏軍援兵若至,必從此山經過。此山可為我軍設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