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兵馬所處的位置不同,前往江夏的道路自然也各不相同。
張任的兵馬如今位於南陽東部與魏國江夏郡接壤的地方,他只要等鄧艾派遣騎兵到了,往南邊走幾步路,就到了大漢的江夏郡境內。
而霍峻從上庸帶來的兩萬兵馬,現在駐紮在襄樊,想要前往江夏,最方便的道路自然是順著漢水而下了。
至於諸葛亮現在身在江陵,前往江夏則是從長江而下最為便捷。
諸葛亮想了想,又叫住霍峻:“哦,對了,為了防止還有上次文聘偷襲荊州之類的事情發生,霍峻將軍你到達襄樊之後留下五千兵馬鎮守襄樊,以防不測。”
“末將領命!”
眾將盡皆離開,前去準備出征之事。
諸葛亮又看向馬良,潘濬二人,說道:“承明,你留守江陵,負責調配糧草。季常,我委任你為隨軍參軍,與我一同出征。”
“諾!”
霍峻父子二人當天便出發趕往襄陽而去,次日,諸葛亮也隨同一眾文武從江陵出發,乘坐戰船順長江而下。
這三支隊伍,霍峻要從陸路先到襄陽,而張任還得等待騎兵抵達,而諸葛亮不必等待也不必繞路,肯定是第一個抵達江夏。
如今正是八月末旬,南方多雨,長江水流量增加變得更加湍急,更是助長了諸葛亮進軍的速度,不過三日時間,諸葛亮便帶著一眾文武抵達了夏口。
夏口城下。
“末將馬謖見過大司馬!”
得知諸葛亮前來,馬謖親率城中文武出來迎接。
在歷史上,馬謖與諸葛亮亦師亦友,情同父子,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而在這個時空,馬謖早年便被劉禪罵醒,毅然棄文從武,這些年一直在荊州為將,並未在諸葛亮身邊。不過諸葛亮與馬謖早年也有交情,二人十幾年未曾見面,今日相見,也別有一番滋味。
馬謖乃是水軍將軍,常年在江上,因此面板黝黑,看著馬謖諸葛亮唏噓道:“一晃十八年了,幼常你當年不過二十出頭,如今已經步入中年,變得這般黑了,我都差點認不出來了。”
馬謖聞言笑道:“十八年過去了,大司馬你的變化倒是不大,跟末將印象中的差不多,還是這般年輕,絲毫看不出來年過五十,看來長命百歲也不在話下,真乃我大漢之福啊。”
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今年正好五十歲,原本歷史上,三年之後諸葛亮便會病死於五丈原,終年五十四歲。
歷史上諸葛亮之所以死的那麼早,完全是因為積勞成疾所至,蜀漢一國之事都壓在他身上,每日勞心勞力終至積勞成疾。
而諸葛亮早死的原因除了積勞成疾之外,還有一點原因乃是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