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桌案上的地圖,劉禪露出了一絲苦澀,剛才跟關羽,張飛說的那些話不過是為了穩住他們罷了,攻打雍涼,哪有那麼簡單啊。
在真實的歷史上,諸葛亮一共進行了五次北伐。
第一次,諸葛亮派趙雲佯動於斜谷,親率大軍出祁山,涼州守軍沒有料到諸葛亮會北伐,心生畏懼,有三郡投降,只是由於馬謖沒能守住街亭,致使進退失據,北伐功敗垂成。
第二次北伐,諸葛亮是為了奪回第一次北伐失敗後丟失的武都,陰平二郡。
至於第三次,是攻打陳倉,真正意圖還是為了策應江東的行動,由於陳倉有所防備,諸葛亮久攻不克,糧盡退兵,並斬殺了追擊的王雙。
第四次,諸葛亮再次出祁山,在與司馬懿的正面交鋒中將其擊敗,司馬懿隨後堅守不出,加上蜀漢境內李嚴運糧不力的緣故,諸葛亮無奈糧盡退兵,在退兵的過程中,斬殺了追擊的張郃。
至於第五次北伐,就是出五丈原,司馬懿堅守不出,雙方對峙上百日後諸葛亮病逝了。
這五次北伐當中,最有機會成功的是第一次和第四次。
而第一次和第四次之中,第一次成功的機會更大。
第四次北伐,諸葛亮雖然在野戰之中大勝司馬懿,但司馬懿隨後便選擇了堅守不出,哪怕沒有李嚴運糧不力這件事,諸葛亮也難以擊敗選擇龜縮的司馬懿了。
而第一次北伐,馬謖若能守住街亭,成功阻擋張郃的援兵,諸葛亮就一定可以拿下祁山堡,進而拿下整個涼州。
但第一次北伐為什麼成功的機率最大呢?
從局勢上分析,皆是因為出其不意的緣故。
當時蜀漢先後經歷了襄樊之敗,夷陵之敗,諸葛亮又休養生息數年時間,誰也沒有想到諸葛亮會突然北伐。故而涼州動盪不安,天水,南安等郡畏懼之下直接投降。而曹魏境內兵馬分散在各地,一時之間難以增援。
正是因為出其不意緣故,大大增加了第一次北伐的勝算。
如今炎漢強勝,曹丕時刻提防炎漢北犯,各地守軍嚴陣以待,想要成功拿下雍涼,何其艱難?
劉禪思前想後,既分析了歷史上的情況,又結合如今的局勢,分析出了成功北伐的關鍵,那就是出其不意!
哪怕劉禪麾下可以運用的猛將多於曹魏,但面對堅守不出的魏軍,也不能增添多少勝率。
只有出其不意,讓曹魏覺得你不可能北伐,讓各地守軍懈怠,然後突然出兵,給予雍涼守軍雷霆一擊,讓他們畏懼投降,才有拿下雍涼的機會。
若是按現在這樣的情況,直接出兵北伐,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
劉禪看著地圖,目光移向一旁站著的黃皓,心中暗道:“能不能拿下雍涼,就看你的了!”
黃皓注意到劉禪的目光,自覺的後背一涼,心中升起一股不詳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