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部,則由曹操親自統領,其兵馬有十萬之眾,駐紮在長安,其麾下大將有許褚,徐晃等本部驍將。若攻漢中,曹操必從關中走斜谷等道,殺入漢中。如此曹操兵分兩路,一路攻陽平關,一路攻漢中腹地。”
劉備點了點頭,詢問道:“那我又該如何出兵應對呢?”
諸葛亮拱手說道:“從益州出兵漢中,只有兩條路可以走,其一,從巴西向北,殺入漢中腹地,其二,從劍閣北上,沿白水關,關城,走千里山路河灘,至陽平關下。
所以亮以為,主公也應該兵分兩路,主公親率大軍,從巴中北上殺入關中腹地,迎戰曹操主力。另派一支偏師,沿劍閣北上,殺向陽平關,對付夏侯淵的偏師。”
“孔明此言差矣!”諸葛亮話音剛落,殿下便有一人站出來反對。
眾人視之,乃李嚴也。
劉備看著李嚴問道:“正方有何高見!”
李嚴拱手說道:“主公,在下以為,軍師之策,不可取也!”
“為何?”
李嚴解釋道:“從益州入漢中,的確是只有這孔明所說的兩條路可走。可是,從劍閣至陽平關,迢迢千里,且都是山路,糧草輜重,難以通行。並且夏侯淵,就駐紮在武都郡下辯,從下辯至陽平關,只有兩百里路程。
開春一到,就算主公所派與夏侯淵兩路兵馬同時出兵,也必定夏侯淵先到陽平關,先下陽平關。屆時,主公所派遣的偏師到了陽平關,面對的,也將會是夏侯淵五萬兵馬駐守的陽平關。
到時,主公親率大軍深入漢中腹地,然而偏師卻被夏侯淵阻於陽平關,糧草輜重,又難以維繼,必敗也。而夏侯淵則可以派出兵馬,前來匯合曹操夾擊主公,到時該如何是好?”
“哈哈哈!”諸葛亮聞言卻哈哈大笑起來。
李嚴疑惑道:“軍師為何發笑,難道在下所言不對嗎?”
“公所言一點不差,有理有據!”諸葛亮點了點頭,又說道:“然而公天時地利,卻不通人和啊!”
李嚴拱手道:“哦?請軍師細說!”
諸葛亮笑道:“我且問正方几個問題,你可知陽平關守將,乃是何人?你可以夏侯淵其將帥韜略如何?”
“這……”李嚴聞言頓時愣住了,沉吟道:“陽平關守將,我聽說是張魯之弟張衛。至於夏侯淵,乃曹操上將,虎步隴右,天下可敵者,只怕不多啊。”
諸葛亮聞言搖頭一笑,並不言語。
李嚴疑惑道:“難道在下所言不對嗎?”
諸葛亮笑著說道:“如今陽平關守將,乃馬將軍舊部龐德也,早前,主公便派人聯絡龐德,楊松二人,如今楊松在漢中為內應,龐德亦是答應歸降主公。”
歷史上龐德歸降曹操之後,便被曹操收買,後來攻打關羽被關羽擒拿,龐德也是寧死不降。可那是因為曹操對龐統籠絡夠了,比馬超對龐德更好,龐德感激曹操知遇之恩,故願意為曹操赴死。
可如今卻不一樣,龐統還在張魯麾下,張魯乃是庸才,為了保住漢中,臨時拉攏龐德,並不能收龐德之心,面對舊主馬超的拉攏,還有其兄長龐柔的家書,龐德自是願意歸降。
諸葛亮繼續說道:“張魯為了保住漢中,故而起用龐德,然而張魯也擔心,用龐德抵擋主公,龐德會直接投降。所以在楊松的建議下,張魯已令龐德替換楊任駐守陽平關。如今龐德駐守在陽平關,已願意歸降我主,到時夏侯淵來攻陽平關,龐德必定拼死抵擋。
而我軍偏師,此刻從劍閣至陽平關,夏侯淵大軍,已經是師老兵疲,屆時,我軍偏師與龐德聯合,夾擊夏侯淵,夏侯淵必敗也。
而夏侯淵,只不過是徒有虛名之輩罷了,此人擅長騎兵作戰,並無智謀,其部下兵馬,也多時西涼精騎,還有虎豹騎。武都陽平關一帶多山,騎兵施展不開,我軍這支偏師只要有一智士帶領,夏侯淵必敗無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