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了京城,她一貫小心翼翼,若因此顯目,是違背初衷。而誰又知道,這繡技若被達官顯貴看上,對楊瑾日後的仕途有無影響。
不如封了好。
一如當年玲晚娘,她悄然消失,再無聽聞。
楚雲去送喜服,直到晌午,回來的卻是霓霞閣的夥計。
夥計慌裡慌張,“楊夫人!事態嚴重!您還是親自往霓霞閣去一趟吧!”
原來紀青蓉仍未打消找尋“喜鵲三弄”繡孃的打算,只是改明為暗。她向霓霞閣下這單訂單,只是為了守株待兔。待楚雲帶著喜服出現的時候,守在霓霞閣附近的人立即就出現,“請”她座上一敘。
掌櫃的沒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又擔心楚雲被他們帶走會有事,只得將兩方人都請進霓霞閣的內堂雅間,以做緩兵之計,一邊又讓夥計馬不停蹄給馮知春報信。
紀青蓉怎麼如此執著?!
馮知春又驚又疑,也顧不上想旁的,立即跟夥計回到霓霞閣。
從後門直入穿過外院,繞過繡房,便到霓霞閣的內堂雅間。其中一間門口站了兩個家僕打扮的婆子,婆子們看見夥計和馮知春,讓開道來。時值入夏,門上換了竹簾,夥計打起竹簾,回頭望向馮知春。
此時,馮知春的腳卻邁不開這一步。
她躊躇了。
在得知紀青蓉與孔承明即將成婚後,馮知春也慢慢回想起一些事來。
原身與紀青蓉親如姊妹,她們分享許多女兒家的小秘密,包括難以明述的柔情心事。就比如,孔承明。
孔家家教嚴謹,孔承明又天賦才華,在京城出名的年紀很早。當年孔家與馮家結親,原身還被不少貴女嫉妒羨慕了一番。
紀青蓉並不在此列。
但馮知春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回憶,卻覺得並非如此。只要數一數關於孔承明的話頭被誰挑起最多,數一數原身與孔承明的多次見面,又是誰時常相伴……
——紀青蓉說不定也喜歡孔承明。
再得出這樣的結論,就不會覺得有何奇怪了。
馮知春望向雅間,視線被門內的屏風所擋,看不見屋內的情況。幾年光陰,她不知道紀青蓉變成怎樣,但楚雲,她一定要平安帶回家。
雅間內,圓桌旁坐著一位華服少女,只見側顏,也知容貌美麗,她身旁一左一右站著兩名婢女。楚雲站在離三人稍遠的地方,由兩名婆子夾著。霓霞閣的掌櫃則坐在屏風後的方椅中,不住地抹額頭。
婢女之一率先看見馮知春,雙目一亮,立即叫道:“小姐,是她!”
馮知春看那婢女一眼,正是頭一次來問“喜鵲三弄”的黃裙少女。
華服少女轉過頭來,待見全貌,那張與馮知春記憶裡與紀青蓉有七八分相似的面孔,一下鮮活起來。
紀青蓉的視線停在馮知春的臉上,細細打量著她。與馮知春猜想的不同,紀青蓉並沒有明顯的情緒浮動,一雙大大的眼眸將她從頭掃到腳,又從腳掃到頭。
“你,成親了?”紀青蓉問。
馮知春點了點頭。
紀青蓉轉回頭,對著自己對面的空位,道:“過來坐吧。你們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