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此證明
2014年7月17日
南江市第一監獄
整理好未寫完的小說,以及幾本胡亂寫成的雜文、散文集,姚冰走出圖書室來到了他的“老家”——機磚大隊。犯人們全部都出工了,監獄新蓋了生産車間,有服裝廠、紙箱廠等好幾個亮堂堂的大車間,聽說裡面有暖氣、有風扇,冬暖夏涼。他以前要好的熟人都走光了,沒有幾個他認識的了,隨著磚廠的撤銷,監獄將機磚大隊分成了四個監區,“機磚大隊”四個字,也將永遠的成為了歷史。
姚冰站在丁大隊辦公室門口,站直身子,喊了一聲:“報告!”
“進!”數秒過後,聲音傳來,是丁大隊的聲音。
姚冰走進辦公室,丁大隊顯得有些驚訝。因為姚冰穿著便裝,牛仔褲、白t恤,這是他託後勤大隊的民警給他專門為出獄買的,監獄裡是不允許犯人們穿便裝的。
“姚冰呀!一年多了,咋想起來我這了?有事?”丁大隊問道。
“報告丁大隊,我今天到期了,過來看看您。”姚冰輕聲說著,表情有些落寞。這些年來,他經歷了太多的離別,卻一直沒有改掉離別時惆帳的毛病。
“是嗎?那恭喜你了!給家裡通知了嗎?沒有就在這打。”丁大隊顯然很高興,指著辦公桌上的電話說道。
“沒有,我不想通知家裡人了,我有我的打算。”
“奧,這樣啊……,你是一個有思想、有主見的小夥子,這我知道。我不用問,你的想法應該是對的。盡管如此,我還是要叮囑你幾句,不管你出去之後有什麼樣的打算,總之一點很重要。出了監獄大門的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這是關鍵。我幹監獄管教工作這麼多年,對這方面還是瞭解的。我不知道你以前都結交的什麼樣的朋友,那些亂七八糟、心術不正的人,最好一個都不要再來往。以後如果要找工作,喧囂惡濁的工作,定當避而遠之,以免觥籌交錯間的霓虹再次迷失了你的雙眼,切記!”
聽著丁大隊父親般的叮囑,姚冰的鼻子酸溜溜的。這個跟他無親無故的矮個子監獄人民警察,無意間成就了他的“再造”,讓他得以大徹大悟,臨別還這樣孜孜教導他,這讓他不是幾句“感謝”就能說出口了事的。他深深的給丁大隊鞠了一躬,他認為此時只有這麼做,才會讓他的心裡好受一些。
“我會一輩子記住你的!丁大隊,我要走了,您保重!”姚冰說完,扭頭出了辦公室。
出了機磚大隊監區大院,姚冰又去了獄部獄政科。即使有了《釋放證》,也得有獄政科的民警往出帶,不然連第一道大門也出不去。
上了獄政科的電瓶車,車子行駛在寬闊的柏油路上。道路兩旁的農田裡,農業大隊的犯人密密麻麻的點綴在青紗帳裡,正彎著腰緊張的收割麥子。這兩天正值大忙季節,農業隊天不亮就出工,天黑才收工,吃飯都是在麥田裡。
車子經過入監隊門口時,望著他曾經生活過得監舍大樓,回想著他入監時呆傻的樣子,姚冰終於忍不住哭了出來。一晃好幾年過去了,他現在已經是嚴格意義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公民了,他的一切權利開始受法律保護了。可他的兄弟呢?武嶽、黃江濤、“斜眼明明”,以及在他生命中永遠揮之不去的另外幾個身影,其其格、塔娜大娘,還有他的喬老師。喬老師此時應該早已嫁作人婦了吧?會是哪個男孩,幸運的成了她的“周郎”呢?…….
車子很快駛到了監獄大門口,執勤武警看過姚冰的《釋放證》,說道:“恭喜!”
“謝謝!”姚冰點點頭。
武警按下電鈕,黑色鐵門緩緩的開啟了。
大門外的世界,讓姚冰既激動又陌生。花花綠綠的人群,來來往往的車輛,鬱郁蔥蔥的樹木,就連天上的白雲、小鳥,彷彿都在向他肆意炫耀著自由的美好。他眼含著淚,邁著灌了鉛似的雙腿,一步三回頭的穿過了這代表重生的黑色大門。
走出大門,進入姚冰視野的,正好是一條三岔路口。一條通往南江市區,一條通往中州,另一條通往內蒙某城市。站在這三岔路口前,姚冰的腦子亂成了一鍋粥。這看似普通的岔路口,實則是他人生的岔路口,三條道代表他三種不同的人生,他到底該怎樣抉擇呢?
智者求解脫。古時的智者就已洞悉,不幸的根源在於厭倦的前身,即慾望。人是利己的私慾動物,只不過,慾望根據自身條件有大“欲”小“欲”之分,要想無“欲”,實在堪比登天,若要解脫,除非像死一般的活著。那麼,他究竟該怎樣像死一般的活著呢?…….這個問題,我們的姚冰早在一年前就已經有了答案,“他要在他的文字中死去,又要在他的文字中得到永生。”他要去一個陌生的城市裡,去找一個建築工地幹苦力棲身,去繼續完成他的小說創作,去實現他兒時的理想,去追尋他內心的平靜,去修行他眼中的“道”…….
夏日的微風輕撫著姚冰英俊的臉龐,像是在幫他拭去眼角的淚滴;路旁的樹木搖擺著身體,彷彿在為他指引道路;天上的小鳥也似乎在為他的決定而歌唱。他高昂起頭,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堅定而有力的朝著內蒙方向大步走去…….
我們的故事講到這,也該告一段落了。其實,人生中有太多的三岔路口需要我們用冷靜相容的智慧去抉擇。託爾斯泰曾用“在清水裡泡三次,在血水裡浴三次,在堿水裡煮三次”來形象說明瞭沙俄時代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艱巨性。我們的主人公可能算不得“知識分子”,但他思想改造、或是思想革命的痛苦過程,是不是也值得徘徊在三岔路口迷茫的人們去深思呢?
親愛的讀者,希望我們的主人公沒有選錯“道”,讓我們祝福他吧!
全稿完
路冬2014年12月於寧夏中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