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萬枚鐳射源組成的發射陣列在一瞬間被點亮,蘊涵1300萬焦耳能量的脈衝紫外光,從四面八方幾乎無死角地射向了球心處的點火靶。
龐大的空心金屬球內部,一瞬間被紫外光填滿。即使是沒有照射在點火靶上的光線,也被均勻分佈在球殼內側的八千塊含鈦磷酸鹽玻璃反射,並收束在了一個點上。
也幾乎就在鐳射陣列點亮的一瞬間,位於點火靶上、直徑約5毫米的燃料丸的外殼被瞬間汽化,並在那一億度高溫的炙烤之下,連同內部的氘氚燃料一同被點燃。
堪比恆星的能量在一瞬間釋放,推動著球體內部的鉛芯碰撞、擠壓、氣化並電離,而在這不斷的摩擦與碰撞中,那搖擺在高維宇宙之中Z粒子,終於被這恐怖的力量給捉住了尾巴!
地面指揮中心,坐在工作位前的研究員,忽然發出了一聲興奮地叫喊。
“觀測到引力異常訊號!”
聽到這聲報告的一瞬間,陸舟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地下達了最後的命令。
“啟動光子源!”
“是!”
在電推引擎的幫助下,兩條交叉的輪圈死死地將球形的Z粒子鍾固定在原先的位置,並在那道紅外光束的引導下,維持著光子源發射器和接收器的對準。
與此同時,位於火星環繞軌道上的β號Z粒子鍾前端的光子源中,正負電子在一瞬間碰撞。
隨著一串看不見的火花迸射,糾纏的光子在一瞬間迸發。
其中一顆沿著原定的軌道筆直向前,而另一顆則被Z粒子震盪擾動的引力場捕捉,投射進了已經被擾動的引力場中,沿著幾乎吻合但又不完全一致的軌跡,奔向了數千萬公里之外的接收器。
時間在這一刻彷彿被凝固了。
看著那大螢幕上跳動的計時器,陸舟的心跳幾乎與它同步了節拍。
同樣目不轉睛地盯著那跳動的秒數,李局長的嘴裡則不停地念叨著什麼,就像是在祈禱一樣,等待著最終的實驗結果。
而站在他身後的羅秘書長,威騰教授,維爾澤克教授,以及IMCRC的各國理事會代表和受邀抵達現場的學者們,也都幾乎維持著同樣的動作,如同雕塑一般站在那裡,將視線投向那張大螢幕,並且死死地黏在了上面。
終於,當1號計時器上的數字,跳動到207.1s的一瞬間,指揮中心內的氣氛就像是被凍住似的,凝固在了那裡。
剩下的一秒鐘,猶如一個世紀那般漫長。
而當它徹底跨越過去,那繼續跳動的2號計時器,就像是引爆炸藥的lei管,將指揮中心內凍住的氣氛徹底引爆了!
歡呼聲如狂風驟雨般響起,人們激動的握緊了雙拳,或揮舞著拳頭,或將手中的帽子、檔案、甚至是鋼筆丟到了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