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舟反而更好奇了。
根據他在普林斯頓的經驗,許多數學比較好的人大多在某些領域表現的有些特立獨行,因此總能見到各種各樣的怪人。比如某位數學年刊的前主編從來不允許別人在辦公室裡和他講話的時候坐著,比如他的某位學生喜歡薄荷味的咖啡,再比如燧石圖書館那個總是沒睡醒一樣的老頭……
像自己這樣數學上的造詣無可挑剔,行為舉止又和常人沒什麼區別的學者,反而才是少數者。
“為什麼這麼說?”
“你知道的,像我們這種地方,通常會有一些考核指標。比如一年發多少一區二區的文章,或者在頂級會議上投稿之類的……但有些人總是喜歡特立獨行,並且當別人好心提醒他你這樣下去可能因為無法透過考核而被請出去的時候,還被用看傻瓜一樣的眼神看著。”楊永安聳了聳肩,“我想換做任何人都不會對他產生好感。”
陸舟問道:“那他研究出什麼來了嗎?”
朝著那人的方向看了眼,楊永安略帶諷刺地說道,“如果有的話,他也不會混得這麼慘了。”
出於好奇,陸舟並沒有理會楊教授的勸阻,走上前去瞧了一眼。
不過這一瞧,他的眉毛頓時挑了一下。
“……超橢圓曲線分析法?”
聽到這句話,那看著和行為藝術家似的青年終於有了些反應。
只見他轉過頭來,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用有些木訥的聲音說道。
“你看得懂?”
一聽到這句話,陸舟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倒是站在他旁邊的楊永安,差點沒笑出聲來。
“兄dei,你學傻了吧,你再仔細瞧瞧這位是誰。”
盯著陸舟看了一會兒,那青年仍然一臉茫然的表情。
“是誰?”
楊教授眉毛一挑,正要訓斥他兩句,不過卻是被陸舟攔住了。
並不是很在意自己沒被認出來這種無關緊要的小事兒,陸舟盯著那張黑板看了兩眼,饒有興趣得說道。
“你對超橢圓曲線分析法的運用很有意思,一般來說大家不會這麼用。”
那青年推了推眼鏡,繼續看向了黑板。
“畢竟我研究的不是黎曼猜想……這個方法本來是為黎曼猜想設計的。”
“我覺得也是,”陸舟點了點頭,思忖了片刻,開口繼續說道,“根據你對非奇異射影復代數簇的定義……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在研究的大概是霍奇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