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獒唐> 第六章 都是生活逼出來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章 都是生活逼出來的 (1 / 4)

吳黎和虎子進一趟城,帶回來的東西可真是不少。

只是,吳寧看著擺得密密麻麻,足足十多樣兒的食材忍不住吐槽:可惜,再多的東西也就那麼幾樣吃法。

......

唐時可不比宋代以後,那時冶煉技術的提高,不但使得華夏鋼鐵的產量激增,而且民間鍛造水平也有顯著提高,進而改變了漢人的飲食習慣。

吳寧要是往後再多穿那麼三百年,花樣百出的炒菜問世,他也就不用為口腹之慾發愁了。

可是現在,吳寧就算想發揮點穿越者的優勢,自己弄出個炒菜來,那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無它,鍋的問題。

唐代的百姓,用的大多還是陶鍋,鐵鍋這種金貴的東西,也許只能在顯貴鉅富之家方能一見。

而且,就算是有鐵鍋,那鍋底厚得也跟門板一般,光熱鍋就得老半天,更不要說炒菜了。

那唐朝人怎麼個吃法呢?

一曰:食生。

這個時代的人很愛吃生的,不管是蔬菜還是水果,甚至是魚羊畜肉。

選新鮮魚或羊的嫩肉切薄片裝盤,直接就往桌上端,謂之為:膾。

二曰:燒烤。

燒烤這東西,大唐可比後世發達得多。以至於,不光食店酒肆之中有各種燒烤售賣,連尋常百姓家裡,一般都是兩眼灶。

一眼是封口的鍋灶,上面坐著陶鍋,煮飯蒸菜;另一眼就是敞口兒的烤灶。

所謂膾炙人口,“炙”就是燒烤。

而“膾炙人口”這個成語,也足見古人對食生和燒烤的重視了。

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以吳寧這五年來的所見所聞來看,正如後世的書本上寫的那樣。

華夏的封建體制,包括政治、軍事、文化、飲食,在南宋之前,都屬於摸索階段,真正成熟是從南宋往後。

而唐代之所以成為華夏曆史的驕傲,更多的是因為軍事實力和國家影響力。

人們只看到封疆萬里、千邦來朝,只看到文化的包容和融合,卻忽略了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還很落後,文教體制尚在探索。

說心裡話,五年的打磨,讓吳寧早就褪去了初來時的自信。

有時候就在想,你說我學什麼會計啊?要是學理該多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