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也好,情懷也罷,可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口號。
它是有代價的!是要付出,是要奉獻的啊!
漢人能夠屹立數千年不倒,也許正是這種奉獻、這種犧牲換回來的。
正如現在,拓邊從人道主義、個人利益的角度出發,百姓們的呼聲其實沒有錯。
可是,錯在哪呢?
錯在,這些朝臣利用這一點,來說事兒。
他們現在,就是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公知。
而且,他們是掌權者,他們的思維方式必定和普通百姓是不同的。
也就是說,理智是你們的職責,但是,你不能拿理智去引導百姓。
有那麼一句話:先知先覺者君,後知後覺者臣,不知不覺者民。
意思是,為君者掌控大方向,他必須是先知先覺。而臣子代天子行事,聽命而為,後知後覺乃是職責。
至於不知不覺,有人覺得是愚民的手段,其實不然。
不管怎麼說,也不管怎麼提高,更不管百姓的文化水平到了什麼地步,在治國、外交、軍事這些領域的判斷力,是始終不如專業人士的。
有些事,讓百姓知道,甚至用民情去參與決策,是不明智的。
說句洩氣的話,絕大多數時候,是會壞事兒的。
這就是吳寧布這個局,讓群臣和李諶犯錯誤的出發點。
他知道,民主這個東西,一但嚐到了甜頭,有心之人是一定會繼續利用的。
可是,他們沒有看到民主的黑暗面。
誠然,大周這遠還沒到民主的地步,只能算是輿論引導。
而這個概念也是吳寧剛剛引進來的,大夥兒都用的不熟。
可是,用沒用熟是你的事兒,用沒用好,那也是你的事兒。
沒用好,讓吳老九抓住了把柄......
那對不起,後果,你們只能自己承擔!
......
洋洋灑灑,吳寧用開掛一樣的認知,把朝臣們噴的體無全膚,屁都崩不出來一個。
把武則天和狄仁傑樂的啊,看看吧?這就是個妖人!!
看問題之透徹,觀點之獨到,絕無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