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是這麼個理,確實是發乎於心。
可是,事兒可不是這麼個事兒哈。
二者是有區別地。
有人辯道:“武川侯所言差矣,難道一味渴求忠義,卻不知剋制,就是對的嗎?”
“那和莽夫又有什麼區別?”
吳寧聞之,樂了。
“莽夫?有何不好嗎?”
“當然不好!”
那人氣勢更盛,大笑出聲。
“本官就沒聽過,還有人標榜莽夫?還有何不好?”
嗤笑道:“子究先生不愧是出身綠林,連想法都與常人有異啊!”
拔高聲調:“知恥後勇,乃聖人教化。這天下間,本官只聽說理性治國,中正做事。卻沒聽過,有哪個莽夫能什麼大事!!”
“......”
“......”
眾人一陣無言,這文官顯然有些水平,句句切中要害,讓人無可辯駁。
這也是武則天弱勢的主要原因,實在是沒理啊,沒什麼可辯的。
穆子究想從這上面開啟局面,怕是打錯了算盤。
可是,吳寧偏就不信這個邪。
“知恥後勇?”冷然一笑,“簡直狗屁不通!”
“你!!”
那文官氣的不行,這貨怎麼就不講理呢?
而吳寧卻是逼前一步,“知恥而後勇,古來有之。”
“理性報國,勿妄自尊大,此言也是極美的。”
那文瞪眼,“那你還......”
“別急!”吳寧止住他的話,“可是,這兩句太美了。”
“美到....諸位不覺得,美的都有些不真實了嗎?”
“嗯??”
眾人隨著穆子究的話開始沉吟,他這話....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