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彩虹歸處雨紛飛> 第十回獲奇遇百折不撓判死生決戰無果(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回獲奇遇百折不撓判死生決戰無果(續) (3 / 3)

“不會吧!刺殺忽必烈?”

伍術、冷若梅等聽了鄭毅的決定後,無不大感吃驚和意外;若非與他經歷過生死與共,必然以為他瘋了。——畢竟縱觀歷史,除了一些因為爭權奪利等原因而有過極少數謀刺皇帝的故事外;真正為了行俠仗義而有是舉的:專諸刺王僚、聶政刺俠累、豫讓刺趙簡子和荊軻刺秦等典故實亦屈指可數。又有幾人為了國家,能夠如此壯懷激烈?

鄭毅卻點點頭,毅然決然地道:“實不相瞞:在下本是大理國宰相高泰祥的孫子高繼祖。大理國被蒙古韃子侵佔後,在下隨叔父、大將軍高和四處逃亡,卻屢屢被韃子所追殺······後來幸虧義父所救,在下方得茍延殘喘至今;卻又再次經歷了亡國之痛!這倒也罷了!可是,義父為家為國,先是不惜身家性命,怒誅誤國奸臣賈似道;後來為了抗元複宋,拯救德祐皇帝和文丞相,終於捐軀、身死異域。你們倒是說說,我義父為的是什麼?”

“行俠仗義!”

“誓死不當亡國奴!”

“對呀!在下有義父英雄若此,難道在下這做義子的,又能夠淪為狗熊嗎?”

伍術、冷若梅等聽了,更加大受感動,當即決定捨命陪君子,義無反顧地助他實現這一壯舉。

他們既然決定潛入燕京刺殺忽必烈,於是立時精神大振,積極行動了起來。

數日之後,伍術、冷若梅等再次糾集了不少中原武林精英和江湖志士,並率同丐幫幫眾數百人,隨著鄭毅往燕京進發。

在路不則一日,一行終於進入了張家口壩上草原。這裡的風景如詩如畫,入眼但見丘陵起伏,一個接著一個;四周不見一個蒙古包,盡是望不到一縷炊煙的蠻荒之地。

走了多時,忽見眼前側對面的山坡上,大群的野生黃羊正在毫無顧忌地搶著草吃。——草原上總有數不盡的黃羊,還有旱獺,都是蒙古族人傳統生活中除了馬、駱駝、牛、綿羊、山羊這些傳統上馴養的“五畜”之外最重要的動物——皮可以用,肉可以吃,油也可以用;更可藉以度過災年。

鄭毅、伍術、冷若梅等無暇細顧,騎著剛剛買來的馬匹匆匆馳過。

快到一個山谷口,大家的坐騎忽然全都豎起了雙耳,並且直直地瞧向谷口的後方,開始抬頭噴氣,步伐始見淩亂。

鄭毅、伍術、冷若梅等抬眼望去,只見百十步之外那喇叭形的山谷後方,竟然有五十餘匹之多的一大群金毛燦亮、殺氣騰騰的蒙古草原狼,正自目露兇光、平翹長尾,半吐著長舌,貪婪地盯著谷口後方不遠處的兩位蒙古族姑娘。只見她們頭戴圓頂、窄簷“鈸笠帽”,身穿“前有裳無衽,後長倍於前,亦無領袖,綴以兩袢”、便於弓馬的“比甲”,外罩對襟短“馬褂”,足蹬長可及膝的皂皮靴,騎著壯碩、善跑的蒙古“烏珠穆沁馬”,正趕逐著兩只蒙古旱獺。

旱獺又名土撥鼠、草地獺,又叫哈拉、雪豬、獺拉、曲娃(藏語)。體背棕黃近土色,常棲息於高原草甸草原,山麓平原和山地陽坡下緣,叢集xue居。毛皮質好,肉細嫩鮮美,肉、油、骨、肝、膽均可入藥。有冬眠性,出蟄後晝間活動。其以禾本科、莎草科及豆科根、莖、葉為食,亦食小動物。耐饑餓,不飲水,愛吃雨後草及露水草。別看它頸部粗短,耳殼短小,四肢短粗,尾短而扁平——整個兒胖乎乎的,卻亦如“狡兔”有“三窟”——其所居洞xue有主洞(越冬)、副洞(夏用)、避敵洞。主洞構造複雜,深而多口。且其性情極為機警,視覺、聽覺都很敏銳,捕捉十分不易。

兩位蒙古族姑娘許是因為它們的可愛有趣,或是因為它們的皮肉稀罕,或是因為它們的不易捕捉,此刻正全神貫注地驅馬趕逐著它們,猶如“螳螂捕蟬”;根本就未意識到“黃雀在後”:正有這麼一大群的蒙古草原狼對她們“虎視眈眈”著呢!

鄭毅注意到:狼群中一頭被大狼們簇擁著的赤狼,其大如花豹,並較普通的狼幾乎粗一倍、高半倍、長半個身子,看來鐵定是狼王了;它周身的鬃毛尤其是那頸項處)發出黃金般的光亮,耀眼奪目,逸散出一股兇傲的不怒自威!

鄭毅縱觀眼前情勢:盡管自己這方人多勢眾,但要毫發無傷地對付偌大的狼群,卻也絲毫沒有勝算;何況另一方只是兩位姑娘家,稍有不慎,必然葬身狼腹。而他同時也知道:蒙古草原狼的出獵速度奇快無比,那不到百十步距離的目標,對蒙古狼來說只是霎時便可一蹴而就的。何況狼群龐大,防不勝防,惟有“擒賊先擒王”,方能駭退狼群,安全地救下兩位姑娘。

鄭毅素知伍術的成名絕招“笙龍惑虎”乃是獨步天下的暗器功夫,不到萬不得已,那是絕不會輕易使用的;卻又正是一擊必致赤狼王於死地的唯一手段。於是悄悄地馳到伍術身邊,悄聲道:“煩勞伍兄一展‘笙龍惑虎’奇威,救那二人一救!”

伍術點點頭,隨即悄悄地策馬領先,獨自緩緩地靠近狼群。蒙古草原狼本性兇殘多疑,不易靠近;然而此時那赤狼王正伸長著脖子瞄向兩位姑娘,群狼也都豎著又尖又長的耳朵,靜候著赤狼王的命令,因此並未覺察伍術的動作。直到伍術進到約莫三十步遠近之際,赤狼王才猛然發現了他,豁地站立起來,仰天“嗷嗚——”的一聲長鳴,聲震天宇。群狼紛紛響應,立即分散開來,撲向伍術。

鄭毅和冷若梅等大驚失色,縱馬向前來援;兩位蒙古族姑娘雖然在不經意之間,嚇得花容失色,手足無措,卻不忘投來感激的一瞥。說時遲、那時快,伍術當時一見赤狼王仰天長鳴,右手中那笙早已向左劃了半個圓弧,然後反手運勁、巧施妙招、向外一甩,驀見那笙的“十三簧”脫手飛出,化身十三支“吹毛透風”、銳利無比的鑌鐵劍,猶如條條飛龍,準確至極地射入赤狼王和它身旁幾只大狼的咽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